社交

壓力大老是暴飲暴食? 正視不良情緒造成的不良肥胖

年底壓力大又聚餐多?正視情緒性飲食造成的肥胖問題,找到健康解方。藥師李世揚指出,壓力大、心情差時暴飲暴食,是導致體重上升的關鍵因素,容易形成肥胖與自卑的惡性循環。面對這類情況,可透過發展興趣舒壓、調整飲食習慣,或考慮在醫療專家指導下使用合法減重藥物如瘦瘦錠,來抑制食慾、健康減重。避免肥胖影響健康,及時改變是關鍵,讓新年的減重目標不再遙不可及。

閱讀更多 »

這零嘴可以天天吃! 研究:每日食用一把堅果,降12%失智症風險

研究指出,每日適量食用一把未加鹽的堅果可降低失智症風險達12%,尤其對女性、老年人及非吸菸者效果更佳。堅果富含抗氧化劑、健康脂肪,有助於減少發炎並延緩記憶力衰退。除了堅果,《BMJ》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社交互動等六大健康習慣也與減緩記憶力下降密切相關。

閱讀更多 »
地震後常做惡夢、緊張易怒?不及時治療恐PTSD! 醫揭4招遠離災難「震後群」

地震後常做惡夢、緊張易怒?不及時治療恐PTSD! 醫揭4招遠離創傷「震後群」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雖然地震帶來的恐慌或許已逐漸消退,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可能持續存在!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惡夢。對此,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醫師提醒大眾,部分心理症狀的發生,可能與「震後創傷症候群」有關。

閱讀更多 »
社交問題要用「社交」解決?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幸福感、減少尷尬

害怕社死更該主動社交? 研究:與陌生人「搭訕」可增加自信心、減少尷尬

人類雖為「群居動物」,但亦有不少族群較為內向、高敏感,他們害怕與陌生人進行社交,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回應。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刊載研究卻指出,與陌生人交談不總是那麼令人恐懼,甚至能夠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幫助改善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