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老是暴飲暴食? 正視不良情緒造成的不良肥胖
年底壓力大又聚餐多?正視情緒性飲食造成的肥胖問題,找到健康解方。藥師李世揚指出,壓力大、心情差時暴飲暴食,是導致體重上升的關鍵因素,容易形成肥胖與自卑的惡性循環。面對這類情況,可透過發展興趣舒壓、調整飲食習慣,或考慮在醫療專家指導下使用合法減重藥物如瘦瘦錠,來抑制食慾、健康減重。避免肥胖影響健康,及時改變是關鍵,讓新年的減重目標不再遙不可及。
年底壓力大又聚餐多?正視情緒性飲食造成的肥胖問題,找到健康解方。藥師李世揚指出,壓力大、心情差時暴飲暴食,是導致體重上升的關鍵因素,容易形成肥胖與自卑的惡性循環。面對這類情況,可透過發展興趣舒壓、調整飲食習慣,或考慮在醫療專家指導下使用合法減重藥物如瘦瘦錠,來抑制食慾、健康減重。避免肥胖影響健康,及時改變是關鍵,讓新年的減重目標不再遙不可及。
研究指出,每日適量食用一把未加鹽的堅果可降低失智症風險達12%,尤其對女性、老年人及非吸菸者效果更佳。堅果富含抗氧化劑、健康脂肪,有助於減少發炎並延緩記憶力衰退。除了堅果,《BMJ》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社交互動等六大健康習慣也與減緩記憶力下降密切相關。
哪些特質可以讓一個人成為「寶藏般的朋友」?《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近期刊載研究表明,現代人的時間有限,人們的交友時間也大幅地被限縮。透過文獻證實的「10種友誼正向特質」為基礎,可以釐清現代人眼中的「完美朋友」特質為何。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雖然地震帶來的恐慌或許已逐漸消退,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可能持續存在!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惡夢。對此,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醫師提醒大眾,部分心理症狀的發生,可能與「震後創傷症候群」有關。
隨著短影音的風行,年輕族群拍攝跳舞短片上傳社群平台,如今已蔚為風潮。事實上做為一種身體活動,跳舞帶來的好處或許不比其他傳統運動要差!《Sports Medicine》最新刊載研究指出,持續6週的舞蹈活動,可以提升受試者的心理與認知功能方面的健康。
現年76歲、享譽國際的知名台灣導演侯孝賢,外傳近年深受「阿茲海默症」問題所苦。阿茲海默症為「退化性失智症」的一種,今年10月25日其家屬亦發布聲明證實,侯孝賢導演確診新冠肺炎後,後遺症進一步影響病情,不得已只好暫停電影工作。
別再將喜歡說冷笑話、諧音笑話的親友視為「氣氛破壞者」!事實上冷笑話的魅力少有人能抗拒,甚至能使聆聽笑話者成為「更好的人」?專家指出,「老爹笑話」(Dad Jokes)有助於提升孩童的人際互動能力、並在潛意識中教導孩童如何應對尷尬。
「孤獨感」不只會影響心情,更可能實際影響「腦容量」,導致認知下降與失智風險?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直屬刊物《Neurology》近期刊載一篇文獻指稱,與頻繁社交者相比,孤獨者或不常社交者更可能出現腦容量減少、大腦區域缺失等狀況。
據國發會資料顯示,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位65歲以上老人有1位有認知衰退狀況,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更有研究指出,隨著年紀的增加,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
近年經由媒體、出版刊物廣泛報導,「高敏感人格」成為社群熱門議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屬於「高敏感人格」或是有潛在的「亞斯伯格症」,可能導致課業、社交生活困難,甚至影響未來職涯發展。
睽違812天,國內的「室內口罩禁令」終於在今日(20日)宣告解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事實上口罩禁令的鬆綁確實有其必要性,對於民眾的生活習慣、社會氛圍,乃至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都有以下明顯的好處。
人類雖為「群居動物」,但亦有不少族群較為內向、高敏感,他們害怕與陌生人進行社交,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回應。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刊載研究卻指出,與陌生人交談不總是那麼令人恐懼,甚至能夠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幫助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