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越來越遲鈍? 可能是吃錯食物害的! 醫揭「植物性飲食」護腦5大關鍵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因日照時間縮短、加上北部普遍多雨,不少民眾在冬季時容易出現「季節性情感障礙」(SAD);本身有精神疾病者更可能引起「重度憂鬱症」(MDD),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不過,權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近期刊載的研究表明,透過聞到熟悉的氣味,或許有助於改善重度憂鬱症患者的病情。
造成減肥頻頻失敗的根本原因,其實不是「控制不了嘴巴」,而是大腦受損導致口腹之慾無法被滿足?權威科學期刊《Nature》近期刊載的研究稱,大腦中2處的連結變弱或中斷,與受試者體重指數(BMI)增加有顯著的關聯性。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坊間普遍的觀念尚無大型研究證據可判斷。不過,學習音樂的確可能改變大腦結構,甚至增加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幫助提升情感表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腦功能學術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發表最新研究結果,證實從腦部神經結構影像發現主修鋼琴與聲樂家的大學生們,大腦中情緒相關區域(如杏仁核)與全腦的連結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