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功能 - 潮健康

認知功能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泰國研究刊登於《PLOS One》指出,每日看電視超過4小時,認知障礙風險顯著上升,長時間追劇更與阿茲海默症相關;《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也發現,久坐追劇超過4小時會增加血栓與靜脈栓塞風險。美國心理學會提醒,下班後不宜長時間躺平追劇,最有效的紓壓方式為運動、散步、冥想、瑜伽、按摩,或與親友互動及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有效讓大腦放鬆休息。

閱讀更多 »
家人開始「重複問問題」,當心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醫揭5招辨別症狀

家人開始「重複問問題」,當心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醫揭5招辨別症狀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胡朝榮醫師與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醫師指出,台灣失智人口持續攀升,而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類型。新型「抗類澱粉蛋白標靶治療」(ATT)藥物已獲許可,堪稱二十年來重要里程碑。徐文俊醫師強調,此療法透過清除毒性蛋白來延緩疾病惡化,主要適用於早期輕度認知障礙與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若及早診斷並介入治療,有助於病友維持生活品質與自主能力。

閱讀更多 »

70歲就可能「看錯交通號誌」! 高齡駕駛易高估身體狀況? 醫揭交通改革2大方向

國內近期高齡駕駛連環車禍引發關注,研究顯示70歲以上長者反應時間明顯下降,視力與認知退化更易導致誤判交通號誌。萬芳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黃怡臻醫師指出,高齡者容易高估自身健康、拒絕健檢,可能導致駕駛風險升高。建議推動70歲起換照制度並納入健康與認知篩檢,搭配交通安全課程,加強反應與規則認知。她也提醒,不只高齡者,中壯年慢性病與失智症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宜提早預防以保行車安全。

閱讀更多 »

咖啡控有福了! 研究:每天喝有助延長壽命,平均可多活1.84年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用2至3杯咖啡可降低總死亡風險15%,延長壽命1.84年,對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分別降低10-20%及15-30%。研究作者Rodrigo A. Cunha博士表示,咖啡中的咖啡因與綠原酸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能改善認知退化、心血管健康及粒線體功能,但每日超過6杯恐導致焦慮、失眠等副作用。

閱讀更多 »

喝紅酒竟能預防失智? 研究:與「這2種飲食」一起吃,可降38%失智症風險

研究顯示,攝取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如紅酒、茶飲和莓果,可降低失智症風險。根據《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研究,每天攝取這類食物可將失智風險降低28%,其中茶飲的效果最為顯著。研究進一步指出,若每天選擇飲用茶、紅酒或食用莓果中的兩者,失智風險可降至38%。然而,專家仍建議減少酒精攝取,因其可能對大腦結構造成傷害,對預防失智的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閱讀更多 »

抹茶比綠茶更能抗失智? 日研究:每天喝「這份量」提升認知功能,還能改善睡眠品質

近期《PLOS ONE》研究指出,抹茶具有潛力改善老年人的輕度認知障礙及睡眠品質。研究顯示,抹茶中的兒茶素和茶胺酸,可能比傳統綠茶更有效抑制認知衰退和提升面部情緒辨識能力。此外,抹茶還具備抗氧化、促進心血管健康、幫助減重等效果。儘管攝取抹茶有多重健康益處,但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胃部不適及干擾睡眠,建議適量飲用。

閱讀更多 »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不少研究認為,適度的性行為有助於人體分泌催產素、腦內啡與血清素等荷爾蒙,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如今《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文獻更表明,進行性活動與體驗性快感,可能會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產生重大影響;而解決「性健康」問題,可能是促進晚年認知健康的關鍵因素。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