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長久感情的關鍵? 研究曝1指標最準,可預測4年後是否分手
女性對伴侶關係的態度,是維持長久感情的關鍵指標?加拿大與美國研究指出,女性對維持關係的意願是預測感情走向的重要指標,甚至可預測未來4年是否分手。研究分析了314對未婚伴侶,發現女性的關係投入程度對分手機率的影響高於男性。若女性對關係的滿意度和承諾度較低,雙方分手的可能性更高。專家認為,這可能源於女性在社會和演化中的角色差異。
女性對伴侶關係的態度,是維持長久感情的關鍵指標?加拿大與美國研究指出,女性對維持關係的意願是預測感情走向的重要指標,甚至可預測未來4年是否分手。研究分析了314對未婚伴侶,發現女性的關係投入程度對分手機率的影響高於男性。若女性對關係的滿意度和承諾度較低,雙方分手的可能性更高。專家認為,這可能源於女性在社會和演化中的角色差異。
各界名人離異事件頻傳,傳統的穩定婚姻與家庭觀,隨社會型態與性別觀念演變,夫妻、伴侶走向離婚愈來愈常見。據內政部統計,臺灣近9年(102-110年)結婚未滿5年即離婚的比例已超過30%且有逐年升高態勢。
演藝圈天后李玟傳因憂鬱症驟然離世震驚各界。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指出,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而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0倍。更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潛在盛行率高於大眾想像,若未及時尋求適當協助以及親友支持,恐增加自殺風險。
華語歌壇天后李玟(CoCo)驚傳逝世,享年48歲;其二姊李思林亦於週三(5日)晚間證實此噩耗。消息一出引起眾多藝人與歌迷的不捨,事實上平時看似樂觀並充滿活力的李玟,早在數年前就罹患憂鬱症,今年初更因天生腿部缺陷接受手術。
與仰慕已久的曖昧對象相處融洽、互動良好,但每每提到是否該進入承諾關係時,對方卻顯露不耐、恐懼、甚至害怕等負面情緒。這是否為遇到「渣男」或「渣女」的跡象?或許曖昧對象患有「承諾恐懼症」(Gamophobia),因過往創傷而無法投入一段浪漫關係。
2月14日適逢西洋情人節,不少伴侶藉由佳節氣氛互相交換禮物、聚會慶祝。不過,因感情問題而求診的人亦不在少數,多因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導致「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醫師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4大族群。
若近期發現另一半接觸過多的「色情內容」,或許要注意伴侶關係已經出現變化?近期發表於《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研究指稱,色情內容的過度使用,與浪漫關係的穩定度呈現「負相關」;意即觀看過多的色情片、色情視訊,可能已經預示情侶或夫妻關係的惡化。
知名藝人徐熙媛(大S)近期和韓國明星具俊曄再婚,與前夫汪小菲的互動也成為媒體焦點。新竹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現任覓汨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林肇賢心理師受訪表示,汪小菲在婚後的一連串聲明與動作,可能為一種「不穩定的高自尊人格」特質的顯現。
一位女網友丈夫有收藏公仔的習慣,有天太太的親戚到訪,小孩很喜歡哥吉拉公仔,女網友便果斷將哥吉拉送出。丈夫返家後非常憤怒最後離家出走並用LINE提離婚。男性收集公仔,女性收集皮包與衣服;每個人都有蒐集喜愛事物的自由。男性常會為了「酷」蒐集鋼鐵人、遊戲卡或球鞋,更重要是收集的物品「不會囉嗦」,還可以與它對話,拿回「主控權」。
藝人兼歌手艾成驚傳於今日(17日)墜樓身亡,引發各界震驚惋惜。過去媒體曾報導艾成罹患憂鬱症或躁鬱症,導致情緒及精神狀況相對不穩定。事實上,自殺是台灣國人死因第一名,如何在身邊人發出輕生徵兆或訊息時,給予正確及時的協助與處置,是國人心理健康必須強化的重要知識。
明星藝人閃婚、離婚消息時有所聞,彼此離異後尋找「第二春」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再婚究竟能不能得到幸福?對雙方的心理狀態將產生何種影響?回顧科學界的研究發現,「結婚」確實可以對個人健康帶來正面影響,而離婚通常會與健康狀況下降相連結。中國西安工程大學去年(2021)年曾針對235名離婚者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再婚者與離婚者相比,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更低、自我評量的健康狀況更良好。而再婚對於促進健康似乎有性別差異,再婚行為對男性的心理健康有明顯效益,而與女性心理健康較無顯著關聯。
一般人對於「伴侶關係」定義,大多是一對一的交往模式。如果在伴侶關係中對方提出一對多或多對多,所謂「開放式關係」,是否表示對方心理不正常?大眾對於開放式關係的認知又是否有所誤解? 山曉心理治療所所長許家綺心理師受訪表示,「開放式關係」的定義為是由伴侶雙方充分討論後,容許「非單一親密關係」的關係型態之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狀態,可能依性別、年齡或心理需求而有差異。真正的「開放性關係」是雙方共同認知、定義甚至量身打造的感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