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班日壓力過大如何調解? 心理師授訣竅:焦慮時做「1件事」平復情緒
不少上班族此週需要「補班」,才休息一天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不免令人覺得喘不過氣、提不起勁。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適度的壓力確實能夠激發潛能,亦為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不過,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臨床上也不乏有許多類似的個案。
不少上班族此週需要「補班」,才休息一天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不免令人覺得喘不過氣、提不起勁。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適度的壓力確實能夠激發潛能,亦為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不過,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臨床上也不乏有許多類似的個案。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功能衰退,不少人擔憂記憶力可能從此下降、影響工作效率或日常生活。不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或許可以逆轉年齡所導致的記憶力衰退風險?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權威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表明,6種健康生活方式與減緩記憶力下降有顯著的關聯性。
「褪黑激素」為大腦松果體分泌之激素,主要功能為調節人體的生理時鐘,維持晝夜節律。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台灣每10人就有1人飽受慢性失眠症之苦,因此不少民眾藉由服用保健食品幫助睡眠,其中「外源性褪黑激素」產品近年成為熱門選擇,民間也逐漸流傳服用褪黑激素可緩解失眠的說法。
年節期間本是家人團聚、久別重逢的溫馨時刻;而連日低溫卻也帶走不少寶貴的生命,造成天人永隔的悲劇。據報導,一名護理師透露在年節期間,因低溫與日夜溫差過於劇烈,突發性腦中風、心肌梗塞患者一夜增加,導致ICU病房「瞬間滿床」,甚而有不到50歲的高血壓患者在短短數小時內殞命。
自陽曆跨年至農曆過年期間,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聚餐」的旺季。無論是公司主辦的盛大尾牙宴,亦或三五朋友的年終小聚,若一攤接一攤吃個不停,體重計上的數字很容易開始「爆走」;也有不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民眾,容易為此感到焦慮。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吃少一點?
近日北台灣明顯濕冷,且根據氣象報導指出,此週週末(17、18日)將出現入冬後的首波寒流,北台灣低溫可能將下探10度以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氣溫驟降前民眾應做好保暖準備,寒流起碼要做到「10件事」,並避免錯誤的保暖行為,造成身體急性傷害。
強烈的「使命感」能夠讓人活得更久?生活過得漫無目的可能需要改變一下生活方式!根據《Preventativ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指出,無論是受到強烈的使命感或微小的目標驅使,可能有助於預期壽命的增加,且該影響無論種族、性別與居住地。
你經常做惡夢嗎?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約有4%的人長期蒙受做惡夢的影響,甚至嚴重干擾睡眠、對身心靈造成危害。最近的研究報告也發現,自從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全球各地民眾出現做惡夢和睡眠障礙的頻率也正在增加。
不少人知道飲酒過量對心臟和整體健康有害,卻不知週末「小酌怡情」也可能造成巨大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醫師表示,雖然週末小酌1、2次較無傷身疑慮,但若長期攝取酒精,可能導致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損傷,以及腦中風、肝臟病與特定癌症。此外,酒精的高熱量也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並且降低自制能力,使個人在酒後更難堅持健康飲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