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滑手機當心「姿勢性駝背」! 醫教低頭族5招:不用買矯正背架也能改善
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提醒,長時間滑手機、低頭工作易導致「姿勢性駝背」,除影響外觀,更可能引起頸椎、腰椎疼不適,心肺功能也會受到損害。李炎諭醫師建議,改善駝背不必依賴矯正背架,可透過5招運動訓練改善姿勢性駝背問題,包括肩部暖身、收下巴運動、肩胛骨與胸椎運動、趴姿W-T-Y運動、胸椎緩和運動。倘若採取以上5種運動後,駝背仍未有改善,或本身為不方便運動者(如長者、行動不便族群),則應事先諮詢復健科醫師,接受專業治療。

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提醒,長時間滑手機、低頭工作易導致「姿勢性駝背」,除影響外觀,更可能引起頸椎、腰椎疼不適,心肺功能也會受到損害。李炎諭醫師建議,改善駝背不必依賴矯正背架,可透過5招運動訓練改善姿勢性駝背問題,包括肩部暖身、收下巴運動、肩胛骨與胸椎運動、趴姿W-T-Y運動、胸椎緩和運動。倘若採取以上5種運動後,駝背仍未有改善,或本身為不方便運動者(如長者、行動不便族群),則應事先諮詢復健科醫師,接受專業治療。

床枕e專家利用科技數據推出釋配床與E美枕,根據個人體重、頭型、肩寬進行客製化設計,提升睡眠品質。創辦人李伍滄強調適當寢具對脊椎健康的重要性,幫助改善腰痛、駝背等問題。健康管理師張恆恩建議選擇合適床墊與枕頭,保持健康睡眠習慣,幫助整體健康。

烹飪或存放食物時的錯誤行為,往往會成為生活中的「致病因子」,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害人體!毒理學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於社群貼文表明,近期食安意外頻傳,不少民眾為求健康,開始在家中烹飪餐食並避免外食;殊不知用錯誤的方式處理食物,亦可能誘發嚴重的食品中毒情事。

不少家長會告誡孩子坐姿正確的重要性,深怕其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側彎」。噹好復健科診所院長李薇醫師接受專訪表示,臨床上發現女性罹患脊椎側彎的機率,有比男性更高的趨勢。此前即有一位11歲女童病患,因長期下背疼痛、無法久坐與家人前往診間就醫。X光檢測出脊椎側彎達12度,因情節輕微無須開刀,女童與其家人隨後再無回診。

若發現臉上「皺紋變多」,甚至出現駝背、下背疼痛等徵兆,要注意可能為「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前兆!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被稱做「隱形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若民眾出現「駝背」、「比原先身高矮4公分以上」,以及「經常下背疼痛」3大徵兆,需提高警覺並就醫治療。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因骨質疏鬆或骨折而死亡的人數竟悄然上升當中?根據《內分泌學》期刊與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刊載研究指出,民眾待在家缺乏身體活動量,可能中斷骨鬆治療,導致骨折機率增加,其中髖部骨折對長者影響最大;而疫情期間人們因彎腰、坐下等日常活動而跌倒受傷的機率為疫情前的2倍,其中因骨折於30日內死亡的人數比例竟翻倍成長,由4%上升至9%。

長期久坐電腦前,小心圓肩、駝背、烏龜頸上身?健身工廠信義廠健身教練李冠穎指出,在健身房可以發現國人駝背比例相當高,除了先天的骨骼因素,大多為長時間工作的上班族、長期讀書考試的學生或廚師等經常前舉手臂的族群,容易因長期不當姿勢,造成胸部、頸部肌肉過度緊繃以及背部無力。可說是最常見的「文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