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

半數患者發病1個月內死亡! 專家疾呼:1罕病再不簡化申請流程,恐上演「能救卻救不到」慘劇

全球罕見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致命進程快,恐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健保自114年2月起給付長效型補體抑制劑,有助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然而罕病認定及用藥審查流程繁瑣,恐延誤治療,已有兒童錯失移植良機。兒童腎臟醫學會籲簡化流程、放寬給付,保障如孕婦、移植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能即時用藥,搶回寶貴生命時間。

閱讀更多 »

療程只需5分鐘搞定! 乳癌「HER2雙標靶」獲給付,一口氣為患者省下百萬藥費

乳癌HER2陽性患者迎來好消息!自2024年12月起,健保給付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療法,治療時間縮短至5-8分鐘,為患者大幅減輕治療負擔,並節省超過百萬元藥費。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指出,該療法針對早期及晚期乳癌,結合兩種抗HER2藥物,提升病理完全緩解率,有助消滅殘餘癌細胞,降低復發與死亡風險。符合條件者最多可申請18個療程,首年預估千名病友受惠,顯示健保擴大給付對乳癌治療的重要突破。

閱讀更多 »

每月偏頭痛20天起跳! 她接受1療法後驚呼:出門終於不用帶止痛藥

CGRP單株抗體療法顯著減少偏頭痛發作,讓患者不再依賴止痛藥,生活品質明顯提升。奇美醫院楊浚銘醫師指出,結合頭痛日記、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生活習慣的調整,患者能更好地掌握病情並降低發作頻率。奇美醫院還持續舉辦病友會,提供最新治療資訊與心理支持,幫助病人及家屬了解偏頭痛,讓患者不再孤軍奮戰,重拾健康與生活。

閱讀更多 »

「這族群」肺鱗癌風險增!免疫標靶接力治療 力拚存活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取代大腸癌成為「新癌王」,其中與吸菸相關的鱗狀細胞肺癌(肺鱗癌)尤為突出,主要影響50至60歲中壯年男性。義大醫院胸腔內科陳鍾岳主任指出,肺鱗癌的治療選擇較肺腺癌少,但近年健保開放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為患者帶來希望。當第一線治療產生抗藥性後,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成為一個便利且副作用較少的選擇。

閱讀更多 »

傷口連風吹也會痛! 她「膿疱爬滿全身」險喪命 醫搖頭:隨時會復發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致命性皮膚病,伴隨高燒和膿疱,常導致敗血症和多重器官衰竭。高達半數患者具有IL-36基因突變。2024年7月1日起,台灣健保給付生物製劑,針對IL-36炎症途徑,有望快速緩解膿疱症狀,從GPPGA評分4分降至0分。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GPP 321治療方案,呼籲早就醫,善用基因檢測和生物製劑。

閱讀更多 »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 微量殘存癌細胞納指引求生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中山醫學大學巫康熙教授指出,常見症狀包括發燒、貧血、容易出血、骨頭疼痛和器官腫大。治療分為引導期、鞏固期和維持期,總長達3年。透過微量殘存癌細胞監測,癌童治癒率達8至9成。翁德甫主任強調,健保給付免疫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銜接異體幹細胞移植,有望治癒頑固性或復發患者。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