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大餐後促進消化必吃! 營養師:多攝取「2水果」,不只助排便還能助眠

水果有助於健康,但選對食用時機能提升營養吸收效果,避免對腸胃造成負擔。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般健康者可隨時享用水果,首選當季新鮮水果;大餐後可選鳳梨、奇異果等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幫助食物分解。血糖控制者宜在兩餐間選擇低GI水果,如蘋果、芭樂,以穩定血糖。運動後一小時內攝取水果可補充能量並促進肌肉修復。睡眠困擾者可於晚餐後食用香蕉、火龍果等富含鎂的水果,以提升睡眠品質。

閱讀更多 »

肌肉還沒長臉先爛一片! 喝高蛋白爆痘怎麼辦? 中醫師揭3招化解危「肌」

乳清蛋白可能刺激胰島素與雄性激素分泌,導致皮脂分泌增加,引發痘痘,特別是搭配高糖食物時更易加劇發炎。艾莉絲中醫師表示,避免過度清潔、選擇清爽型防曬、補充維生素C有助改善肌膚狀況。此外,透過按摩「太衝穴」、「內庭穴」、「魚際穴」與「太溪穴」,可幫助調理肝火、清胃熱、降肺火、補腎陰,改善特定部位痘痘問題。若飲用乳清蛋白後爆痘,建議改以雞胸肉、蛋白或植物性蛋白粉替代,並從飲食、保養、按摩三方面調理肌膚狀態。

閱讀更多 »

健身界的Uber Eat! 習慣健康國際推「派遣教練」,費用竟比上健身房便宜

習慣健康國際推出「派遣教練」服務,專業教練直送家中、企業或社區,提供便捷且高品質的健身課程。創辦人胡孝新表示,這項服務已覆蓋全台,擁有超過300位經過嚴格培訓的教練,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課程,從高齡長者的肌力訓練到企業員工的運動規劃,全面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公司更與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合作,確保運動安全與效果,成為健身市場的一大亮點。

閱讀更多 »
想減肥不應該馬上找健身教練!  醫揭減重失敗3大原因

想減肥不應該馬上找健身教練! 醫揭減重失敗3大原因

台灣成人過重、肥胖比例不斷上升,根據202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18歲以上國人過重比例已超過50%,近1000萬成人面臨「體重危機」!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台灣10年後BMI≧30的人口數將突破10%,尤其是代謝差、活動量低的中壯年族群,不只「多吃少動」更合併有壓力性肥胖等複雜成因,體重更易隨年齡「水漲船高」。

閱讀更多 »
早、中、晚何時運動效果最好?健身效果不如預期如何突破?

早、中、晚何時運動效果最好? 健身效果不如預期如何突破?

早上、下午、晚上的健身效果有差異嗎?什麼時段訓練最好?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表示,有極少量研究宣稱,下午時進行重量訓練有較好的增肌效果。身體一整天體能表現最佳的時間,約在午餐後2-3小時之間。也有調查發現,游泳、舉重等項目的世界紀錄都在傍晚時段創下,可能與人體下午的體能狀態有關。

閱讀更多 »
睡覺能減肥關鍵在「肌肉量」?   3動作邊睡邊燒卡路里

睡覺能減肥關鍵在「肌肉量」? 3動作邊睡邊燒卡路里

光是睡眠就能幫助減重?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即使處於熟睡狀態,人體也不斷地在燃燒卡路里,在夜間每小時約能消耗50大卡的熱量。將此平均值與成人建議睡眠時間(美國CDC建議7-9小時)相呼應,最少可以燃燒約350大卡。不過,英國營養科學和腸道健康專家Claire Murray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睡眠時期所燃燒的熱量,大抵仍取決於個人的「基礎代謝率」。

閱讀更多 »
胸肌鍛鍊方法用錯做再多臥推都沒用

每天狂練伏地挺身 胸肌依舊「平凡無奇」! 鍛鍊方法用錯做再多臥推都沒用?

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無論性別或年齡,各年齡層幾乎都有民眾進行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因此,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健美網紅,教授有關體態鍛鍊的課程內容。其中「胸肌」訓練看似最為「親民」,許多人以為觀看健身網紅拍攝的影片後,跟著一同動作就能有一番成果;訓練1、2個月後才發現胸肌仍然「不為所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胡孝新教練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無論是去健身房進行臥推、或是在家進行徒手訓練,想要使胸肌肥大,第一要件是在訓練時讓胸肌「有感」。

閱讀更多 »
健身房沒開在家練一樣有人魚線

運動場關閉健身房沒開,在家上班身材全走鐘?4招在家練一樣有人魚線

全國升為三級警戒後,不僅室外運動場不能去,健身房也因為防疫暫停營業。上班族不是分流上班,就是根本在家工作,疫情期間造成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你愈來愈常在家不動,運動二字離你愈來愈遠,身材靠近走鐘愈來愈近。防疫讓許多人終於能名正言順不運動。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運動能夠減少新冠肺炎重症風險。也能幫助控制血糖、血壓,遠離各種慢性病。種種好處絕對都比躺在床上滑手機來得多。此時你可能想問:沒有啞鈴、滾輪或瑜珈墊之類的器材,家裡空間又不大的話,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
在家防疫跳繩成新寵兒3步驟快速燃脂

在家防疫無法健身 跳繩成為鍛鍊新寵兒!新手只需3步驟就能快速燃脂

許多人將「跳繩」這項運動當作是兒時遊戲,長大後便很少再透過跳繩做運動。事實上跳繩是許多拳擊手、健美選手做為賽前暖身的主要步驟之一,且除了基本跳繩,還衍生出負重跳繩、串珠跳繩、速度跳繩等等項目,花樣越來越多。而如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無法前往健身房或是運動中心鍛鍊,因此在家自主跳繩訓練,逐漸成為運動人士的熱門訓練項目。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