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潛伏期達20年! 國人發生率難降  抹片、HPV篩檢皆需落實

子宮頸癌潛伏期長達10-20年,早期無明顯症狀,國健署推動抹片與HPV篩檢,但國人發生率仍難降。東亞婦癌研究團體賴瓊慧教授指出,2030年目標包含90%女孩15歲前接種HPV疫苗及落實定期篩檢,65歲女性更需提升篩檢意願,助阻斷癌變進程。早期子宮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達九成,晚期患者則可藉化療、免疫治療及新型抗癌藥物,改善復發與死亡風險。防癌需重視安全性行為、疫苗接種與篩檢檢查。

閱讀更多 »

子宮頸癌前病變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 醫:定期篩檢是關鍵!

子宮頸癌透過定期抹片檢查與HPV疫苗可有效預防,劉錦成醫師指出,早期發現的子宮頸癌患者可採微創手術治療,如雨果機械手臂手術,不僅傷口小、恢復快,還能提高手術品質,並保留生育能力。原位癌幾乎100%可保留子宮,第一期B以下的病患若無淋巴轉移,也能透過根除術保留子宮本體。術後定期追蹤與檢查同樣重要,接種HPV疫苗則可降低90%感染風險,有助提高治癒率。

閱讀更多 »
精準破壞腫瘤「重粒子治療」正夯!  「癌王」胰臟癌也適用?  專家揭重粒子治療3大特點

精準破壞腫瘤「重粒子治療」正夯! 「癌王」胰臟癌也適用? 專家揭重粒子治療3大特點

「重粒子治療」能精準打擊無法手術的惡性腫瘤,將是癌症病人存活的新契機?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楊婉琴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重粒子治療屬於「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的一種,相較於使用X光的傳統放射治療及光子治療,重粒子治療具有殺傷力更強、副作用更小的特點。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