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病史

轉移存活率不到2成!  年輕乳癌跟肥胖、久坐有關  看懂乳房異常7徵兆

轉移存活率不到2成! 年輕乳癌跟肥胖、久坐有關 看懂乳房異常7徵兆

女星朱芯儀宣布罹患乳癌,並已進展至第2-3期引發各界關心。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為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患病高峰期約落在45-69歲。國健署癌登資料則顯示,台灣女性乳癌近年年輕化趨勢增加,20-40歲「年輕型乳癌」佔總體乳癌人口的40%,提醒年輕女性切莫輕忽大意。

閱讀更多 »
眼壓正常仍得青光眼?  醫師:40歲以下佔3成! 「危險族群」提早篩檢

眼壓正常仍得青光眼? 醫師:40歲以下佔3成! 「危險族群」提早篩檢

突然視力退化、視野邊際被遮敝,要注意可能是青光眼徵兆!青光眼是最常見的眼部疾病,當眼睛壓力升高時可能使視神經受損。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誤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而更換眼鏡,一拖就是好幾年。一旦驚覺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就醫,視神經早已出現不可逆的損害與萎縮。青光眼也是國人失明的主要元兇之一,且在無聲無息之間使視力漸次衰弱,而有「視力小偷」之稱,患者也可能因為視力模糊或周邊視野缺損,開車、行走易發生擦撞、踩空等意外,甚至無法勝任工作。

閱讀更多 »
誤信高血壓謠言,他不到60歲成植物人,家中血壓應控制130以下

誤信高血壓謠言,他不到60歲成植物人!醫師揭「家中血壓」控制標準

「隨著研究證據愈來愈明顯,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預計會下修!」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指出,網路上流傳各種高血壓控制的說法,切勿聽信謠言而忽視高血壓控制,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造成中風失能,連累親友家人。「不要管老外多少,現在東方人的研究很明顯,『家中血壓』最好就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尤其是60歲到80歲的族群!」洪惠風醫師解釋,過去血壓以在醫院中安靜環境下測量數值為主,而STEP研究是以家中血壓數值為基準,更貼近一般民眾自我測量的家中數值。

閱讀更多 »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醫師:有2大危險因子快檢查

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極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閱讀更多 »
思覺失調症狀

注意力不足、反應變慢是「思覺失調」徵兆? 思覺失調如何確診? 醫師:壓力、病毒都是誘發因素

隨著社會事件與影視內容流行,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逐漸受到關注。思覺失調症與基因有明顯關係,與多種遺傳基因有關,並不是單一基因突變造成,包括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官能症或思覺失調症,有家族史者皆應提高警覺,或盡早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會產生幻覺、幻聽,患者可能會有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反應速度變慢等跡象。如果是青少年時期發病,則可能導致學習狀況不佳、學業退步、行為怪異等問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