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

光棍節暴買東西、堆積物品是「心理疾病」? 研究: 恐與兒時受過「這創傷」有關

光棍節暴買東西、堆積物品是「心理疾病」? 研究: 恐與兒時受過「這創傷」有關

今日適逢千年一遇的「111.11.11」光棍節,不少電商已摩拳擦掌,等待光棍節帶來的龐大商機。不過,不少民眾無視自身的需求「風暴式購物」,甚至透過瘋狂購物、堆疊物品以達到「抒壓感」。其實,一次性的瘋狂購物行為,有可能導致平時累積的焦慮感不減反增,形成惡性循環;若過往有心理疾病病史者,更可能惡化如強迫症、囤物症、焦慮症等疾病。

閱讀更多 »
壓力過大加速「免疫老化」更易染疫!哈佛教5招解壓自救

壓力過大加速「免疫老化」更易染疫! 哈佛教5招解壓自救

不可小看心理壓力對健康的影響,過多的壓力可能會加速免疫功能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甚至感染COVID-19病毒的風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 ,各種社會壓力如創傷性事件、工作壓力、生存壓力以及社會性歧視等,都可能是同年齡者的免疫系統功能落差的原因。

閱讀更多 »
年紀輕輕卻「性趣缺缺」?   想性福美滿先養成「10大習慣」

年紀輕輕卻「性趣缺缺」? 想性福美滿先養成「10大習慣」

年輕族群也會「性趣缺缺」?可能的原因與生理、心理因素都有關?美國權威性治療師Janet Brito表示,個人的性慾高低需透過主觀衡量、因人而異,而性慾低下可能與與生理和心理狀態丕變有關。焦慮、人際關係困難或年齡等因素都會影響性慾,若想提升性慾、生活上達到「性福美滿」,可透過以下10種方法加以改善。

閱讀更多 »
用意志力減肥注定失敗?  心理師揭3招助體重管理

用意志力減肥注定失敗? 心理師揭3招助體重管理

每當興起減肥念頭,準備好好控制體重,卻總是實行一半就放棄?只用意志力減肥為何難逃失敗收場?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多數人對意志力的想像「過於美好」。有限的寶貴資源,使用過度會引發疲勞。當意志力耗用殆盡時,容易重拾過去的飲食習慣,辛苦減重的成果可能又回到原點。「意志力在心理學上的定義,其實是自我控制的歷程,所以會愈用愈累,因為身體每天面臨各種選擇、判斷,都是在消耗意志力!」

閱讀更多 »
情人節前後「身心科」看診暴增?  醫師:太想脫單壓力、憂鬱齊上身

情人節前後「身心科」看診暴增? 醫師:太想脫單壓力、憂鬱齊上身

農曆年過後,緊接著就是214西洋情人節,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表示,因感情問題的求診者不在少數,多因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等,導致出現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陳怡如醫師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四大族群:一是想脫單卻長期單身者。二是因迷戀而過分放大對方優點者、三是夫妻長期不合導致感情觸礁、四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

閱讀更多 »
玩抖音刷社群害年輕人「集體發瘋」!  什麼是集體歇斯底里?

玩抖音刷社群害年輕人「集體發瘋」! 什麼是集體歇斯底里?

心理疾病也會「傳染」?被稱為「群體心因性疾病」的「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症狀,是一種具有「傳播性」的心理疾病,且傳染源往往不明。多年以來,醫學界與研究皆無法解釋集體歇斯底里為何發生、又好發於哪些族群。如今,科學家認為,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以及其他社交平台,也可能是觸發人們發生集體歇斯底里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年輕族群身上更為明顯。

閱讀更多 »
「開放式關係」跟劈腿、外遇有何差異?  心理師:伴侶有6徵兆恐是外遇跡象

「開放式關係」跟劈腿、外遇有何差異? 心理師:伴侶有6徵兆恐是外遇跡象

一般人對於「伴侶關係」定義,大多是一對一的交往模式。如果在伴侶關係中對方提出一對多或多對多,所謂「開放式關係」,是否表示對方心理不正常?大眾對於開放式關係的認知又是否有所誤解? 山曉心理治療所所長許家綺心理師受訪表示,「開放式關係」的定義為是由伴侶雙方充分討論後,容許「非單一親密關係」的關係型態之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狀態,可能依性別、年齡或心理需求而有差異。真正的「開放性關係」是雙方共同認知、定義甚至量身打造的感情狀態。

閱讀更多 »
離不開前任、無法一個人生活?  心理師曝關鍵「2原因」造成錯誤依賴!

離不開前任、無法一個人生活? 心理師曝關鍵「2原因」造成錯誤依賴!

分手後仍對「前任」難以忘懷,可能內心潛在的「依附心理」有關?覓汨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許乃文心理師表示,對前任伴侶的「需求感」,是無法抽離感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在職場、家庭的表現很獨立,但是在親密依附關係上卻無法離開對方。許乃文心理師表示,常與前伴侶「藕斷絲連」的個案,較有機率在關係中是受到照顧的角色,對情感依附性較強,甚至無法一個人過生活,對孤獨感產生畏懼,有些嚴重個案會因此「生活失能」。倘若察覺前任嚴重依附、並時常觸景傷情,應及時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

閱讀更多 »
為什麼老是交往「恐怖情人」?  暖男其實很危險?  心理師點名交往前3件事「雷到爆」

為什麼老是交往「恐怖情人」? 暖男其實很危險? 心理師點名交往前3件事「雷到爆」

近期政商演藝名人紛紛陷入感情醜聞,引發大眾關注「恐怖情人」議題。覓汨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許乃文心理師表示,其實任何人都有成為恐怖情人的潛質,差異只在於程度與模式。除了異常的行為情緒值得提高警覺,心理師也提醒,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就過度展露貼心、關心的「暖男」或「暖女」,有時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對象。許乃文心理師表示,伴侶如果給予不必要的照顧,背後可能是強大的「控制慾」在作祟。當對方的付出遠超過自己的需求,就愈難抽離出對方的掌控。伴侶甚至容易產生情緒勒索心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