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也會「心肌梗塞」? 醫示警「八大高危險族群」:每上升1度死亡率增3%
不少民眾誤以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事實上大熱天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肌梗塞事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55歲男性上班族,不時感到呼吸喘促、胸悶,自覺身體健康的他以為只是天氣炎熱而不以為意。不料日前該患者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且幾近暈厥,同事連忙打119求救,待救護人員到場時患者的心肺功能已停止。
不少民眾誤以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事實上大熱天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肌梗塞事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55歲男性上班族,不時感到呼吸喘促、胸悶,自覺身體健康的他以為只是天氣炎熱而不以為意。不料日前該患者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且幾近暈厥,同事連忙打119求救,待救護人員到場時患者的心肺功能已停止。
不少學者支持「魚油」對心血管健康的好處,然而對於未曾有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一般人而言,額外補充魚油的必要性或許不大。《英國醫學期刊》(BMJ)最新刊載研究稱,攝取魚油對於特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確實看到一定程度的保護效益,但對於無心血管病史者而言,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
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數人卻往往不知三高可能致命!據衛福部公布資料,台灣約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最終可能危及性命。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 」3口訣,養成正確量測血壓的習慣。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不少人一生從未量過血壓,一量之下竟發現血壓數值不僅超標,甚至罹患有著「心臟癌症」的心臟衰竭。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亞東醫院吳彥雯醫師解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該族群在生活中並未特別留意健康問題;二是特定的心臟衰竭病例相對難以發現,尤其對於「射出分率」數值正常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心臟」是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受訪表示,心衰竭又稱「疲球心」,形容心臟如漏氣氣球,因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無力而逐步停止跳動。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一名30歲的年輕女子結束日本蜜月行後,回台不久後昏倒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心臟衰竭」;進一步檢查發現,引發心臟衰竭的元兇是「肺動脈高壓」。這才知道,該患者先前出現食慾不振、雙腳水腫像「麵龜」、異常喘息等症狀,並非會計工作太累、腎臟出狀況,而是肺動脈高壓的警訊。
一位68歲從事臨時鐵工的男性,上腹陣痛、噁心想吐,以為是急性胃炎,服用胃藥但毫無緩解,卻在工作中因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而被送進急診。這位患者被送進急診室時,已因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於急診發現低血壓幾近休克狀態,緊急安排心電圖檢查及抽血檢驗,確定為心肌梗塞,立即做心導管檢查。
坐在馬桶老半天卻上不出來?不少人面臨排便不順暢和便秘問題,會選擇直接到藥局購買瀉藥。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市面常見緩瀉劑共有四大類:一、膨脹型緩瀉劑;二、刺激型瀉劑;三、滲透型緩瀉劑;四、糞便軟化劑。除了作用時間長短差異,也有需要注意禁忌症。緩瀉劑也不建議長期使用,避免增加腸胃對瀉劑的依賴性,影響正常蠕動機能。
上週週末(17-18日)寒流強襲台灣,僅1天就造成68人猝死,意外降臨的速度令人防不勝防。而寒流、溫差過大造成的心血管問題,不僅容易發生於長者、三高患者、吸菸飲酒者或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警告,年輕族群平時養成「5種習慣」,同樣容易暴露在寒流致命的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