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

極端溫差埋下猝死禍因! 遇6徵兆再不就醫,恐錯失黃金治療期

春季極端溫差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與猝死。國泰綜合醫院郭志東醫師指出,冷暖氣團交替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恐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梗塞。一名37歲男子因劇烈溫差突發心梗,從胸悶惡化至昏厥,經電擊急救才獲救。心血管病不只影響長者,年輕人若有病史亦具高風險。胸悶、喘、冒冷汗、雙腳水腫等徵兆應速就醫。避免擅自停藥,掌握溫差變化,遵醫囑是預防關鍵。

閱讀更多 »

台灣破千萬人有肥胖問題!  專家警告:再不積極減重,恐提高200種疾病風險

台灣逾千萬名成人受肥胖困擾,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警告,肥胖恐增200種疾病風險,長期更會縮短壽命。減重5%可降低三高、脂肪肝風險,減重10-15%則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兒童肥胖亦影響發育與心理健康,兒科醫學會林裕誠提醒,學齡前是培養飲食習慣的關鍵期,家長應減少孩子糖分攝取。世界肥胖日強調肥胖為慢性病,需正確認識與積極治療,以減少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

閱讀更多 »

額外做運動也難抵銷! 研究:久坐超過「X小時」,增4成心衰竭風險

久坐超過10小時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即使有規律運動也無法完全抵銷。研究顯示,久坐與心臟衰竭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相關,建議減少久坐時間,增加步行、站立等低強度活動,或用中等強度運動替代部分久坐習慣,可改善BMI、腰圍及糖化血色素等數值。上班族可透過定時起身、爬樓梯或午休步行等方法,降低久坐對健康的不利影響,維持心血管健康。

閱讀更多 »

大熱天也會「心肌梗塞」? 醫示警「八大高危險族群」:每上升1度死亡率增3%

不少民眾誤以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事實上大熱天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肌梗塞事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55歲男性上班族,不時感到呼吸喘促、胸悶,自覺身體健康的他以為只是天氣炎熱而不以為意。不料日前該患者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且幾近暈厥,同事連忙打119求救,待救護人員到場時患者的心肺功能已停止。

閱讀更多 »
吃魚油對心血管有害? 研究驚曝:心房顫動機率增13%、「2族群」風險較大

身體沒病別亂吃魚油! 《BMJ》研究證實:健康者恐增「2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不少學者支持「魚油」對心血管健康的好處,然而對於未曾有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一般人而言,額外補充魚油的必要性或許不大。《英國醫學期刊》(BMJ)最新刊載研究稱,攝取魚油對於特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確實看到一定程度的保護效益,但對於無心血管病史者而言,反而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

閱讀更多 »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閱讀更多 »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閱讀更多 »
一量血壓竟發現「心臟癌症」! 醫示警:「射出分率」正常仍可能心臟衰竭

一量血壓竟發現「心臟癌症」! 醫示警:「射出分率」正常仍可能心臟衰竭

不少人一生從未量過血壓,一量之下竟發現血壓數值不僅超標,甚至罹患有著「心臟癌症」的心臟衰竭。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亞東醫院吳彥雯醫師解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該族群在生活中並未特別留意健康問題;二是特定的心臟衰竭病例相對難以發現,尤其對於「射出分率」數值正常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