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物

胃癌幽門桿菌篩檢納健保,仍有半數患者篩不出來? 醫:「1檢查」更有助及早發現

台灣每年新增約4000例胃癌,五年存活率僅39.2%,相較日韓明顯落後。沈延盛理事長指出,2025年起健保將納入幽門桿菌篩檢,但約半數胃癌與此無關,恐有大量患者無法及早發現,建議將胃鏡檢查納入公費篩檢,提高早期診斷率。傳統化療效果有限,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已證實能降低近25%死亡風險,但健保給付範圍仍受限,導致患者治療負擔沉重。陳仁熙理事長呼籲,政府應加速新藥審查、擴大健保給付,並強化分級醫療體系,確保病友獲得公平治療機會,以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療程只需5分鐘搞定! 乳癌「HER2雙標靶」獲給付,一口氣為患者省下百萬藥費

乳癌HER2陽性患者迎來好消息!自2024年12月起,健保給付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療法,治療時間縮短至5-8分鐘,為患者大幅減輕治療負擔,並節省超過百萬元藥費。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指出,該療法針對早期及晚期乳癌,結合兩種抗HER2藥物,提升病理完全緩解率,有助消滅殘餘癌細胞,降低復發與死亡風險。符合條件者最多可申請18個療程,首年預估千名病友受惠,顯示健保擴大給付對乳癌治療的重要突破。

閱讀更多 »

皮屑用洗髮精也洗不掉! 28歲男乾癬發作「無名指形同報廢」,醫嘆:未治療好就被迫下車

28歲男性因乾癬併發乾癬性關節炎,無名指受損形同報廢,顯示乾癬需早期診斷與有效控制。林口長庚醫院黃毓惠醫師指出,傳統治療存在生物製劑「下車條款」限制,導致停藥後症狀復發,病友身心負擔沉重。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一天一顆即可穩定控制病情,4年臨床數據顯示62%患者達到皮膚症狀完全清除。專家強調,新藥提升生活便利性並降低復發風險,應納入治療指引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並減少長期醫療成本。

閱讀更多 »

汪建民驚傳罹肺腺癌逝世! 台灣肺癌人口「不抽菸比抽菸多」 醫:出現症狀過半已晚期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逝世引發關注,台灣肺癌患者中不抽菸者占多數,尤其是女性。成大醫院腫瘤內科醫師李純慧指出,肺腺癌與環境因素如空汙、家族史相關,而非僅限於抽菸。常見症狀如咳嗽、體重下降等,晚期轉移至腦、肝等部位的風險高。專家強調早期篩檢與基因檢測的重要性,並呼籲及早戒菸、注重生活習慣及進行定期檢查,有助於預防和提升肺癌治療成效。

閱讀更多 »

議員許家蓓罹「最惡婦癌」病逝! 子宮內膜癌如何預防? 醫揭10大高風險群

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因子宮內膜癌病逝,婦科惡性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專家提醒應關注高風險族群,包括肥胖、糖尿病、未生育者及長期雌激素刺激的女性。子宮內膜癌常以不正常出血為早期症狀,及時就醫檢查十分重要。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早期發現有較高治癒率,並可減少復發風險。為降低風險,應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高熱量飲食,並定期檢查和回診追蹤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

二度獲頒《癌友友善公益標章》! 醫揭「宸曜醫療」未來展望:串接90萬癌友治療生活圈

宸曜國際醫療體系再度榮獲《癌友友善標章》,成為癌友友善的二連冠院所。創辦人陳湧仁醫師強調,癌症照護應該與時俱進,結合大數據及精準治療,並以全人照護為目標。宸曜醫療致力於建立全面的癌友照護網絡,並提供標準化且可追蹤的治療模式,幫助癌友避免誤信不實療法。未來,宸曜將持續推動癌症治療的觀念變革,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並促進醫療產業的進步。

閱讀更多 »

「這族群」肺鱗癌風險增!免疫標靶接力治療 力拚存活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取代大腸癌成為「新癌王」,其中與吸菸相關的鱗狀細胞肺癌(肺鱗癌)尤為突出,主要影響50至60歲中壯年男性。義大醫院胸腔內科陳鍾岳主任指出,肺鱗癌的治療選擇較肺腺癌少,但近年健保開放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為患者帶來希望。當第一線治療產生抗藥性後,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成為一個便利且副作用較少的選擇。

閱讀更多 »
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治療!  醫揭雙療法「標靶+化療」好處:有望將癌細胞「完全清除」

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治療! 醫揭雙療法「標靶+化療」好處:有望將癌細胞「完全清除」

大腸直腸癌長居「十大癌症」排行榜數載,近年國人飲食西化、手搖飲料盛行,習慣大魚大肉、高糖高油飲食;等到出現症狀時恐怕已進展至晚期。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志榕醫師受訪呼籲,癌友應善用基因檢測,並積極遵從醫囑定期用藥,改善自身的存活效益。

閱讀更多 »
「中重度憂鬱症」拖累肺癌病友? 醫示警:預後不良風險增2-3倍

憂鬱症患病率高居全癌別之冠! 醫示警晚期肺癌患者:預後不良風險增2-3倍

根據PLOS ONE期刊2023年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3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病友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