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 潮健康

氣喘

▲氣胸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高瘦男性、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受到外力刺傷等成因所致。(圖/NOW健康製作)

胸痛、呼吸困難別輕忽! 圖解氣胸5大成因帶你1次搞懂

一般來說,若為第1次發生氣胸或無症狀的小範圍氣胸,醫師會採取保守性治療,請患者經常深呼吸,並以氧氣瓶作為輔助替患者治療,而面對已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的氣胸患者,醫師則會先以氣管引流術,將其肋膜腔內的空氣導出,通常只要住院觀察約3至5天,患者手術後的傷口即可自行癒合。

閱讀更多 »
他腹痛噁心誤以為是急性胃炎  就醫才確診是心肌梗塞!

他胃痛就醫檢查結果卻是「心肌梗塞」! 醫揭「非典型5症狀」最容易搞混

一位68歲從事臨時鐵工的男性,上腹陣痛、噁心想吐,以為是急性胃炎,服用胃藥但毫無緩解,卻在工作中因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而被送進急診。這位患者被送進急診室時,已因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於急診發現低血壓幾近休克狀態,緊急安排心電圖檢查及抽血檢驗,確定為心肌梗塞,立即做心導管檢查。

閱讀更多 »
氣溫變化大血管斑塊易剝離!  醫揭急性心肌梗塞「非典型徵兆」:1族群要當心

氣溫變化大血管斑塊易剝離! 醫揭急性心肌梗塞「非典型徵兆」:1族群要當心

近期氣溫乍暖還寒,溫度變化劇烈更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受訪指出,一名40歲左右的北漂族年輕主管,夜間應酬後忽然感覺胸悶、胸痛,緊急送醫竟發現三條冠狀動脈血管嚴重堵塞,血管狀況如60多歲老年人,手術放置三支支架後才順利康復出院。

閱讀更多 »
春天慎防「濕疹」大爆發! 專家授8點原則避免搔抓

入春後「濕疹」將大爆發? 花粉、梅雨恐讓病情惡化! 專家警告:6件事最傷皮膚

季節交替期間是不少皮膚疾病的好發時期,尤其目前時逢冬春交替時節,日夜溫差變化較大、再加上春天百花爭艷、梅雨季造成環境潮濕陰冷,很容易使「濕疹」疾病大發作,使患者不勝其擾。專家表示,過往有任何皮膚疾病史的患者,更需要在季節交替時「超前部署」,以防止症狀影響生活作息。

閱讀更多 »
調理包、含糖飲料別吃太多!  研究:超加工食品增癌症發生與死亡率

調理包、含糖飲料別吃太多! 研究:超加工食品增癌症發生與死亡率

糕點、餅乾、冰淇淋、調理包、冷凍食品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由於含有較高的鹽份、脂肪、糖份及人工添加劑,過去已有各項研究指出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近期一項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將近20萬筆數據的觀察性研究更發現,攝取超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34種特定癌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
對戒菸沒幫助又傷身!「電子菸」危害再添一筆:牙齒恐全爛光

對戒菸沒幫助又傷身!「電子菸」危害再添一筆:牙齒恐全爛光

不只吃甜食喝手搖杯,就連愛吸「電子菸」的癮君子們,也可能要注意蛀牙的風險?《美國牙科協會期刊》刊載研究指稱,吸食電子菸可能導致癮君子們的笑容更加黯淡、看牙醫的頻率也會增加,原因是電子菸琳瑯滿目的口味種類,皆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可能使口腔微生物環境改變、引起牙齒腐壞。

閱讀更多 »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老是喘不過氣,不少民眾擔心是肺功能下降或長新冠後遺症。然而,一旦「咳、痰、喘」症狀連續出現三周以上,且本身具有長期抽菸史,更要注意是「肺阻塞」(COPD)正在惡化的警訊!肺阻塞不只是全球第三大死因,更長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當「咳、痰、喘」持續達三周以上,應儘快前往胸腔內科就醫,高危險族群更建議每年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

閱讀更多 »
換季鼻過敏有解?  醫親揭「防過敏妙招」:3儀器必備、2件事情要勤做

換季鼻過敏有解? 醫親揭「防過敏妙招」:3儀器必備、2件事情要勤做

為什麼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換季時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更加明顯?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巫承融醫師接受專訪說明,導致換季過敏的2大原因為「溫度」與「濕度」,尤其台灣北部入秋後濕度逐漸上升、溫度又出現驟降,皆會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更為劇烈。「根據統計,台灣5-6歲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直至13-14歲才有改善的趨勢。」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