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溫差大免疫力開天窗! 醫:當心「帶狀疱疹」爆發面目全非
三、四月間忽冷忽熱,劇烈溫差不只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免疫力開天窗,「帶狀疱疹」風險增加。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院長張益豪受訪表示,當季節交替或節晝夜溫差大,保暖未作好易影響抵抗力,除了外界病菌入侵增加,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也可能伺機發作。
三、四月間忽冷忽熱,劇烈溫差不只容易感冒,更要小心免疫力開天窗,「帶狀疱疹」風險增加。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院長張益豪受訪表示,當季節交替或節晝夜溫差大,保暖未作好易影響抵抗力,除了外界病菌入侵增加,潛伏體內的帶狀疱疹也可能伺機發作。
一般來說,若為第1次發生氣胸或無症狀的小範圍氣胸,醫師會採取保守性治療,請患者經常深呼吸,並以氧氣瓶作為輔助替患者治療,而面對已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的氣胸患者,醫師則會先以氣管引流術,將其肋膜腔內的空氣導出,通常只要住院觀察約3至5天,患者手術後的傷口即可自行癒合。
新冠疫情雖以步入尾聲,但接踵而來的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疫影響不少民眾的生活。如今近期於社區內傳染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者更有超越「孩童殺手」RSV病毒的趨勢?hMPV病毒又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
一位68歲從事臨時鐵工的男性,上腹陣痛、噁心想吐,以為是急性胃炎,服用胃藥但毫無緩解,卻在工作中因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而被送進急診。這位患者被送進急診室時,已因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於急診發現低血壓幾近休克狀態,緊急安排心電圖檢查及抽血檢驗,確定為心肌梗塞,立即做心導管檢查。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
近期氣溫乍暖還寒,溫度變化劇烈更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受訪指出,一名40歲左右的北漂族年輕主管,夜間應酬後忽然感覺胸悶、胸痛,緊急送醫竟發現三條冠狀動脈血管嚴重堵塞,血管狀況如60多歲老年人,手術放置三支支架後才順利康復出院。
季節交替期間是不少皮膚疾病的好發時期,尤其目前時逢冬春交替時節,日夜溫差變化較大、再加上春天百花爭艷、梅雨季造成環境潮濕陰冷,很容易使「濕疹」疾病大發作,使患者不勝其擾。專家表示,過往有任何皮膚疾病史的患者,更需要在季節交替時「超前部署」,以防止症狀影響生活作息。
糕點、餅乾、冰淇淋、調理包、冷凍食品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由於含有較高的鹽份、脂肪、糖份及人工添加劑,過去已有各項研究指出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近期一項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將近20萬筆數據的觀察性研究更發現,攝取超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34種特定癌症的風險。
連日陰雨加上寒流肆虐,覺得整個人「快要發霉」?不妨趁著本週太陽露臉的時機,多加曝曬陽光。除了能保持溫暖,根據諸多研究顯示,適度地曝曬陽光能獲得以下8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