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眠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睡眠檢測+心理治療」終讓他戒掉安眠藥
國人服用安眠類藥物比例逐年升高,每年用量已超過10億顆。深耕失眠治療的好夢心理治療所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成因複雜,安眠藥並非萬靈丹,目前失眠治療的方式「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各式助眠的行為技巧,以及認知上的調整等方式,核心順序上是「找原因,再處遇」,最理想的方向是,先根本上找出失眠的主要原因,再對症下藥給予合適的睡眠管理方法。
國人服用安眠類藥物比例逐年升高,每年用量已超過10億顆。深耕失眠治療的好夢心理治療所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成因複雜,安眠藥並非萬靈丹,目前失眠治療的方式「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各式助眠的行為技巧,以及認知上的調整等方式,核心順序上是「找原因,再處遇」,最理想的方向是,先根本上找出失眠的主要原因,再對症下藥給予合適的睡眠管理方法。
春寒料峭時節,氣溫、溼度劇烈變化,更容易發生關節不舒服,甚至引起關節炎大發作?衛福部臺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敏旭受訪表示,溫度、溼度加上壓力的綜合變化,的確可能影響關節和軟組織的活動度與協調度。尤其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及關節有舊傷者,在氣溫變化時更容易感覺關節不適加劇。
年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卻毫無動力上班,甚至出現昏昏欲睡、精神恍惚的情況?當心「收假症候群」影響工作表現!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收假症候群對生理與心理層面皆有影響,常見的表現為憂鬱、易怒、提不起勁、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等等。
收假後想來杯咖啡維持精神,效果恐怕比想像地更有限?睡眠不足常被認為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上班族因過度繁忙、喜好日夜顛倒,更可能增加睡眠不足的可能性。美國心理學會(APA)刊載研究指出,咖啡因或許並非為睡眠不足的「救命靈丹」,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可能才是解決之道。
若近期發現另一半接觸過多的「色情內容」,或許要注意伴侶關係已經出現變化?近期發表於《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研究指稱,色情內容的過度使用,與浪漫關係的穩定度呈現「負相關」;意即觀看過多的色情片、色情視訊,可能已經預示情侶或夫妻關係的惡化。
不少患有過敏的民眾會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不過,為何某些抗組織胺藥物服用後,特別容易產生嗜睡感、但有些好像又不會?衛福部食藥署與郭建宏藥師,共同為民眾說明不同抗組織胺藥品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項,以及發生緊急症狀時的處理方式。
每逢秋冬交替之際,總無故覺得沮喪、食慾不振、甚至出現嗜睡情況?要注意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Depression, 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SAD)找上門。若上述症狀未見好轉,甚至出現絕望、輕生等念頭,建議立即前往精神科門診,或接受心理諮商使症狀緩解。
愈常分心看手機,愈可能增加情緒失控的風險?活在資訊爆炸的當代,3C裝置上永遠有無數推播、圖文、影音、對話通知,24小時對我們的注意力狂轟濫炸。人們以為大腦擅長多工運作,於是總在不同場合中分心處理各種訊息。但是,分心其實更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如發怒,甚至會讓智商暫時退化。
學齡前幼兒說話「無法成句」、且專注度不足,可能是罹患「自閉症」的跡象?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生兒科醫師杜小昕醫師指出,診間有一男童在接受注射預防針之前,媽媽與醫師透露,鄰家同是3歲的小孩,已有說話構句的能力,但自己的孩子還是咿咿呀呀、講不出成句的話。這位媽媽自責地認為,自己忙於工作、將孩子送給褓姆帶,是否自己疏於教養,導致孩子還不會說話。不過,後來經醫師問診後,竟意外得知該男童有自閉傾向。杜小昕醫師認為,泛自閉症的小孩是先天性,非父母教養問題。經推薦接受早期行為療育,目前已慢慢找回孩子的正常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