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消耗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不少研究認為,適度的性行為有助於人體分泌催產素、腦內啡與血清素等荷爾蒙,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如今《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文獻更表明,進行性活動與體驗性快感,可能會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產生重大影響;而解決「性健康」問題,可能是促進晚年認知健康的關鍵因素。

閱讀更多 »
只靠運動減肥又累又沒效率! 營養師:3大原因讓你瘦不下去

只靠運動減肥又累又沒效率! 營養師揭真相:每週最多只能減0.1公斤

只靠「運動」做為減重策略,不僅徒增身體的疲勞,體重也不一定會下降?嫚嫚營養師於社群分享,提到減重,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想到運動。不過此前的大型薈萃分析已證實,僅憑運動瘦身而沒有進行飲食調整,對於減重沒有顯著性的效果;即使有減重效果也非常輕微,每週大約僅減少0.1公斤。

閱讀更多 »
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閱讀更多 »
低溫激增心血管「超額死亡」!  5大護心重點一次看懂

低溫激增心血管「超額死亡」! 5大護心重點一次看懂

寒流進逼溫度破底,真的會出現「冷死人」的狀況!最新一篇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循環》的研究 指出,極端氣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該篇研究指出,每100名心血管疾病就有1例死於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疾病,而在極端溫度(最冷/最熱)的日子更易增加心血管事件的超額死亡。

閱讀更多 »
一顆月餅熱量等於「全糖珍奶」! 跑步「90分鐘」才能消化? 營養師授「5大不怕胖吃法」

一顆月餅熱量等於「全糖珍奶」! 跑步「90分鐘」才能消化? 營養師授「5大不怕胖吃法」

近期適逢中秋連假,除了烤肉之外,許多人也會選擇購買月餅享用,或作為伴手禮贈與親友。不過,月餅當中的油脂、糖與熱量較高,過量食用恐會造成身體負擔。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光是1顆雙黃月餅,就相當於2.8碗飯的熱量,需慢跑8公里才能消耗,卡路里可謂相當驚人。

閱讀更多 »
沒吃到基礎代謝率不會瘦?  醫揭「減脂迷思」:熱量赤字才是重點

沒吃到基礎代謝率不會瘦? 醫揭「減脂迷思」:熱量赤字才是重點

熱量控制是減重關鍵,吃不到基礎代謝率會影響減重速度嗎?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為維持生理正常機能如心臟、大腦、呼吸需求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約佔每日熱量消耗的70%,是每日身體熱量消耗最重要的一部份,與體重、身高、性別、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
睡覺能減肥關鍵在「肌肉量」?   3動作邊睡邊燒卡路里

睡覺能減肥關鍵在「肌肉量」? 3動作邊睡邊燒卡路里

光是睡眠就能幫助減重?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即使處於熟睡狀態,人體也不斷地在燃燒卡路里,在夜間每小時約能消耗50大卡的熱量。將此平均值與成人建議睡眠時間(美國CDC建議7-9小時)相呼應,最少可以燃燒約350大卡。不過,英國營養科學和腸道健康專家Claire Murray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睡眠時期所燃燒的熱量,大抵仍取決於個人的「基礎代謝率」。

閱讀更多 »
少吃多動為何還是胖?  醫師曝2大陷阱:「吃對食物」才有易瘦體質

少吃多動為何還是胖? 醫師曝2大陷阱:「吃對食物」才有易瘦體質

許多人在減肥時採取「少吃多動」,體重數字卻不見下降。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蔡明劼醫師指出,少吃多動減肥法其實隱藏著兩大常見陷阱,第一是「吃的少但熱量多」,第二則是「過度節食」,建議多透過飲食記錄並適時諮詢專家,有助於增加健康減重的成功率。蔡明劼醫師表示,國外曾有研究讓受試者自行評估攝取熱量,結果發現他們大幅低估了自己吃下的熱量值,最大落差更達到2倍。顯然許多人覺得自己「少吃」只是食量減少,但選擇的食物卻是麵包、餅乾、甜點等,看似份量變小,卻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高熱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