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 潮健康

發燒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閱讀更多 »
猴痘病毒首見本土案例!  繼新冠後恐再引發大流行?  疾管署:遇6大症狀快就醫

猴痘病毒首見本土案例! 2個案皆無出國旅遊史 疾管署:遇6大症狀快就醫

猴痘病毒首次出現「本土案例」!衛福部疾管署於今日(3/1)公布我國第6、7例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4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及高雄市,於2月下旬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丘狀癢疹、水泡、淋巴結腫大、舌頭潰瘍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2月26、27日確診陽性。

閱讀更多 »
女性比男性多3-8倍!  紅斑性狼瘡不只侵犯皮膚  徵兆、診斷、治療一次看懂

女性比男性多3-8倍! 紅斑性狼瘡不只侵犯皮膚 徵兆、診斷、治療一次看懂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風濕病)之一,所謂的自體免疫疾病是指造成發炎反應的物質是由本身所產生。循環中帶有對抗自體細胞的表面的專一性抗體,會結合到細胞表面成份,啟動發炎發應,不只造成細胞與組織傷害,還會形成可溶性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血管和組織內。

閱讀更多 »
2/20起室內除「2場所」外可免戴口罩! 醫師叮囑:這些族群仍建議戴好戴滿

2/20起室內除「2場所」外可免戴口罩! 醫師叮囑:這些族群仍建議戴好戴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日(2月9日)防疫記者會表示,經考量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且醫療量能充足,經由跨部會溝通研議與綜合評估後,如疫情持續穩定可控,自2月20日實施以下室內戴口罩放寬之通案性規定。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於以下2大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仍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等。

閱讀更多 »
諾羅病毒年前爆發!  吃年夜飯也會感染?  醫:易一人得全家得

諾羅病毒年前爆發! 吃年夜飯也會感染? 醫:易一人得全家得

只用酒精勤洗手不夠!近期諾羅病毒大爆發,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今年(2023)僅1月8日到1月14期間就有接近14萬人因「急性腹瀉就診」,高於2022及2021年同期,也有部份中學傳出因群群感染諾羅病毒集體送醫。疾管署特別提醒,所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手部接觸污染物再碰觸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甚至吸入嘔吐物及排泄物中的飛沫而感染諾羅病毒。

閱讀更多 »
過年遊東南亞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赴東南亞旅遊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據報導,一名現年28歲的澳洲女子,8年前前往泰國旅遊時自覺胃痛而返國,原以為僅是輕微胃病,但症狀持續嚴重化,當地的主治醫師也查不出問題,直至去年(2022年)才確定罹患「顎口線蟲病」,此時的她消化系統早已被寄生蟲侵蝕殆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於社群表明,生食「淡水魚」可能讓寄生蟲在全身到處跑,尤其「顎口線蟲」可能導致顎口線蟲病,導致肺部、肝臟、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

閱讀更多 »
拔牙後「血流不止」竟是白血病!  醫:遇「4徵兆」及時就醫  可控制七成以上血癌細胞

拔牙後「血流不止」竟是白血病! 醫:遇「4徵兆」及時就醫 可控制七成以上血癌細胞

中國前總書記江澤民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壽96歲。據了解,江澤民因罹患白血病(血癌)合併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光田綜合醫院內科部部長、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萬盛醫師受訪表示,江澤民年滿九旬高齡、患病時間又急又快、且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推測可能罹患白血病中最惡性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閱讀更多 »
入冬警訊!流感、新冠引爆雙疫情?名醫:重症死亡最多增3成

入冬警訊!流感、新冠引爆雙疫情?名醫:重症死亡最多增3成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將進入流感流行期,不少專家擔憂流感與新冠肺炎造成「雙疫情」,呼籲民眾嚴防病毒上身。衞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醫師受訪指出,免疫不佳、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雙疫夾擊造成「免疫負債」反撲。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