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品質

台灣每5人就有1人耳鳴! 研究:吃4種食物有助預防,「它」最多降35%風險

全球約有7.4億人受耳鳴困擾,以當前約81億人口計算,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耳鳴。中國研究發現,攝取水果、膳食纖維、咖啡因與乳製品可預防耳鳴,最多降35%風險。其關鍵在於改善耳部微循環與抗發炎。若出現耳鳴,應嘗試放鬆、專注活動、規律運動與聲音療癒等6方法,並及早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

台灣每10人有3人睡不好! 營養師教「不吃藥助眠法」,5招打造好眠體質

台灣每10人就有3人睡不好,營養師卓郁馨提醒,睡眠品質不佳恐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與神經退化風險。與其仰賴安眠藥,應從5招自然助眠:建立規律作息、減少3C藍光、補充助眠食物、適度運動、打造良好睡眠環境。研究指出,優質床墊有助延長深層睡眠,恢復自律神經穩定。養成健康睡眠習慣,是遠離疾病、提升生活品質的最佳投資。

閱讀更多 »

台灣人安眠藥使用率「亞洲第一」! 健管師:做到4件事,不吃藥也能一夜好眠

每年 3 月的「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 旨在提升全球對睡眠健康的關注。根據統計,台灣是亞洲使用安眠藥比例最高的國家,顯示出許多國人正面臨睡眠困擾。長期的睡眠品質問題,可能影響免疫力、記憶力與整體健康。健康管理師張恆恩建議,應從生活習慣、環境調整與床墊選擇多管齊下來提升睡眠品質,改善長期失眠的困擾。

閱讀更多 »

大餐後促進消化必吃! 營養師:多攝取「2水果」,不只助排便還能助眠

水果有助於健康,但選對食用時機能提升營養吸收效果,避免對腸胃造成負擔。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般健康者可隨時享用水果,首選當季新鮮水果;大餐後可選鳳梨、奇異果等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幫助食物分解。血糖控制者宜在兩餐間選擇低GI水果,如蘋果、芭樂,以穩定血糖。運動後一小時內攝取水果可補充能量並促進肌肉修復。睡眠困擾者可於晚餐後食用香蕉、火龍果等富含鎂的水果,以提升睡眠品質。

閱讀更多 »

好眠體質+快樂能量一次擁有! 營養師揭「色胺酸」食物排行:前5名有3名是豆類

根據營養師高敏敏的說法,色胺酸是合成「褪黑激素」和「血清素」的重要物質,能幫助調節睡眠和情緒,對改善失眠、焦慮、壓力有顯著效果。色胺酸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透過食物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花豆、小魚干、黃豆、黑豆、白帶魚、亞麻仁籽、鮭魚、芝麻、小麥胚芽、五香豆乾等,適度攝取有助於打造好眠體質和快樂能量。

閱讀更多 »

睡得好壓力自然會少! 醫揭3招翻轉「高壓體質」:不只運動有用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指出,長期壓力會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引發心血管、消化系統等健康問題。為改善高壓體質,蘇醫師建議三招: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正念思考,這些習慣有助於平衡荷爾蒙、消耗壓力荷爾蒙、並以積極心態應對生活變化。此外,若仍感到壓力過大,建議進行專業檢查,如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以全面調整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

還你一個思緒清晰的大腦! 營養師:拒絕上班腦霧,要避免這「6大NG飲食習慣」

營養師張語希提醒,上班族若要保持思緒清晰、提升工作效率,應避免6大錯誤飲食習慣:晚上喝咖啡影響睡眠、在麵包上塗抹奶油會引發發炎、過量攝取精緻糖和精緻澱粉會造成血糖波動、愛吃加工肉品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在吃喝時不喝高鈉湯品。改善這些習慣不僅有助於大腦健康,還能提高日常活力,並建議搭配適度運動和規律作息來進一步增強專注力與精神。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