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倫敦大學研究:每天睡不到5小時  死亡風險恐增25%

倫敦大學研究:每天睡不到5小時 死亡風險恐增25%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縮短是正常的?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指出 ,50歲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被診斷出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0%。這群睡不到5小時的人,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相比,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更要高出40%。

閱讀更多 »
地震完仍餘悸猶存?  醫示警:出現「2大症狀」  恐為急性壓力症候群徵兆

地震完仍餘悸猶存? 醫示警:出現「2大症狀」 恐為急性壓力症候群徵兆

受到天災人禍影響,雖然沒有受傷,但內心仍會出現焦慮的反應?萬芳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主任邱一航醫師接受專訪表示,遭逢重大災害者可能變得很緊張、失眠,甚至罹患急性壓力症候群(ASD),持續為3天至1個月;而症狀若持續1個月以上,則要懷疑是否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閱讀更多 »
提振精神不靠咖啡也行? 「8種天然食物」抗疲勞必吃

提振精神不靠咖啡也行? 「8種天然食物」抗疲勞必吃

上班總是感覺提不起勁、無精打采?除了喝咖啡或滴眼藥水,是否還有其他提振精神的方法?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工作或學習時長時間出現疲憊感,要注意可能是「慢性疲勞」。而慢性疲勞的狀況,可以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加以緩解。尤其以下8種飲食,更是有助於甩開無精打采,吃出滿滿活力:燕麥、黃豆、菠菜、堅果、鷹嘴豆、藍莓、牛蒡、豆芽。

閱讀更多 »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近日東部地震頻仍,加上許多確診者深受新冠病毒所苦,不少民眾出現失眠、睡不著或是睡不好的狀況,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不過,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可以視為「失眠」的一種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醫師表示,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僅可視為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

閱讀更多 »
地牛連翻3天! 地震來襲「嚇到不敢睡」怎麼辦?   專家曝「1措施」調劑身心

地牛連翻3天! 地震來襲「嚇到不敢睡」怎麼辦? 專家曝「1措施」調劑身心

近日花東地區不斷,甚至傳出樓房倒塌、橋梁斷裂的嚴重災情。可別輕忽天災 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指出,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可能遠超出常人能負荷的範圍。2021年的韓國研究指出,災害不僅能威脅生命、造成經濟損失,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災戶甚至可能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憂鬱症、酒精濫用甚至輕生行為。

閱讀更多 »
半夜「腿抽筋」非長高跡象? 吃香蕉有幫助嗎? 醫授「1動作」緩解不適

半夜「腿抽筋」非長高跡象? 吃香蕉有幫助嗎? 醫授「1動作」緩解不適

不少民眾曾經在睡覺時腿部突然「抽筋」,劇烈疼痛往往使人從夢中醒來。若發生頻率過高,影響到睡眠品質就要特別留意!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分析,抽筋通常與「4大因素」有關,其中「電解質不平衡」是最常見狀況,建議抽筋的當下可慢慢伸展抽筋的肌肉,抒緩抽筋帶來的不適。

閱讀更多 »
以前三秒就入睡  確診後卻「每天失眠」! 醫師親揭「長新冠」4大影響

以前三秒就入睡 確診後卻「每天失眠」! 醫師親揭「長新冠」4大影響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