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醫師問答(2):糖尿病是肥胖造成?糖尿病可以斷食減肥嗎?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第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兩大原因,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造成糖尿病盛行更重要的風險因子,是肥胖大流行及活動量減少的生活型態。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第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兩大原因,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造成糖尿病盛行更重要的風險因子,是肥胖大流行及活動量減少的生活型態。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或是睡到一半頻繁甦醒,以為設定的鬧鐘快響了,結果一看才凌晨3、4點。若歷經以下狀況,恐怕已經符合「睡眠品質不足」的定義,長期下來對身體的影響恐不容忽視?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提醒,難以入睡、睡眠中斷皆可能是睡眠品質變差的警訊。
糖尿病是影響國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屬於環境因素與基因交互作用所產生的高血糖疾病 ,血中葡萄糖濃度偏高為主要特徵。人體的「胰島素」負責控制血糖進入組織細胞,當胰島素量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降血糖反應不佳,就可能發生糖尿病。
正確及規律用藥,是糖尿病穩定血糖控制的重要根基,近年糖尿病治療藥物進展顯著,除了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治療,也有同時可保護心、腎的藥物發明。此外,同時具有減重效果的「腸泌素」針劑治療,能同時幫助體重控制,也成為許多糖胖症族群的福音。此外,台灣糖尿病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糖尿病人增加,可能與多重因子有關。包括病菌感染(如COVID-19)、飲食改變、生活型態、環境因子及游離輻射。除了40歲起可接受定期健檢,35歲以上的民眾若有家族史,可定期檢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及早瞭解自身的血糖狀況。
台灣以美食文化享譽國際,手搖飲、鹹酥雞、珍珠奶茶廣受海內外歡迎。與此同時,台灣糖尿病每年新診斷人數已突破16萬,超出一年新生兒總數。《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顯示,糖尿病好發年齡層以40到64歲為大宗,比例高達59%。其次為65-74歲佔18-19%。從發生率來看,40歲以上相對穩定,而20到39歲的糖尿病發生數持續增加,顯示糖尿病年輕化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身體體味的改變,其實是暗示各器官開始出現健康問題?若此前並無罹患狐臭、多汗症等問題,但身體卻突然飄散出難聞的氣味,須特別留意肝、腎;腸等器官正在「無聲抗議」。《潮健康》特地整理以下數項研究資訊,提供民眾參考,但以下內容並不能取代醫師診斷,若遇到極度不適仍建議立即就醫。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飲料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療癒聖品」,縱然知道嗜甜會導致肥胖,但精製糖吃下肚,會刺激腦內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將愉快的感受與吃甜食連結在一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使肥胖機率增加,精製糖可能導致以下12種危害,習慣嗜甜的「螞蟻人」應該多加注意。
《The Lancet》最新研究指出,2019年高達45%的癌症死亡人口與可預防的風險有關,並點名「肥胖」是後天引起致癌的重要因素。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統計顯示肥胖與各種癌症如乳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大腸癌高度相關,顯示肥胖族群的確比較可能發生癌症。
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習慣,加上三餐老是外食,可能容易導致便秘、肥胖,腸胃環境可能也不甚理想。不少人透過補充保健食品中的「益生菌」照顧腸道;不過,不少天然食物亦含有大量益生菌。美國功能醫學與營養學專家Danny Ly指出,平時多吃以下6種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對於體內腸道環境而言,具有一定益處:酸菜、泡菜、味噌、鹹優格、康普茶、優格。
血糖控制超標要注意!糖尿病不僅常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台灣糖尿病已突破220萬人,意即每十人即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更與十大死因中的四項疾病息息相關,對國人健康影響不可小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指出,國人控糖欠佳的三大隱憂中,不少與誤解胰島素作用有關。
喜歡「開燈睡覺」可能對身體有害?先前學界已經指出,夜間睡眠時暴露於過量的光源,將影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更容易導致女性肥胖 ,且對人體的代謝調節產生影響。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的內容更指出,睡眠期間的光照將會損害體內的葡萄糖代謝功能,並導致更高的糖尿病發生率。
上班族平時工作忙碌、總是在夜深後才吃晚飯,恐將增加「糖尿病」風險!西班牙莫夕亞大學與美國麻州總醫院的聯合研究指出,在睡前2.5小時前進食者,可能使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上升,原因可能與影響人體生理時鐘規律的「褪黑激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