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醫師:有2大危險因子快檢查

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極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閱讀更多 »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原先的研發目的,是作為氣喘藥物使用,但在臨床試驗階段發現其藥物效不符預期,無法通過相關法規上市,而發展出為畜牧業飼料添加之用

【專家問答集】 萊克多巴胺毒嗎? 安全劑量上限多少? 人體是否能代謝? 招名威教授專訪解析

Q: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目前作為哪些用途?
A: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原先的研發目的,是作為氣喘藥物使用,但在臨床試驗階段發現其藥物效不符預期,無法通過相關法規上市,而發展出為畜牧業飼料添加之用。

Q:萊克多巴胺對生物有毒性影響嗎?
A:在濃度極高的劑量之下,萊克多巴胺確實會造成不良反應。從人體實驗的數據觀察,在「注射」5毫克濃度的萊克多巴胺時,會有手抖、心悸、心律不整等反應,但並沒有致命性的危險。

閱讀更多 »
營養師教減油減卡重點5招

炸魷魚比炸雞排健康嗎? 吃鹹酥雞前必看! 營養師教「減油減卡」重點5招

台灣美食聞名遐邇,炸物小吃如鹹酥雞等,更是許多人的心頭好。近年健康風氣興盛,不少民眾吃鹹酥雞時會挑選「比較健康」的炸魷魚等海鮮類。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魷魚確實是低脂海鮮,基本熱量不到一百卡,但在經過油炸後熱量恐上升3倍。想控制體重或減少熱量攝取者,別因為海鮮卡路里較低而吃下過量油炸食品。

閱讀更多 »
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腦中風症狀

腦中風年奪上萬人命! 國健署推「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症狀

腦血管疾病自2016年起於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為第四名,雖較前一年下降一名,但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平均每年仍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為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年一起響應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呼籲國人重視腦中風防治的重要性,並參考美國國家中風協會(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的中風風險量表(Stroke Risk Scorecard),推廣「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民眾可自行評估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
青壯族群第一次心病發作恐是心肌梗塞

青壯族群也會高血脂? 第一次發病恐就是「心肌梗塞」? 醫師:定期檢查最重要

近年,青壯年心血管事件意外頻傳。由於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息息相關,各年齡層都不應輕忽高血脂的潛在危險。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李明蒼醫師表示,大多數人的血脂肪數值會隨著年齡上升,而年輕族群發生高血脂,多與家族史有重要關係,家中長輩患有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者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
一顆月餅等於一杯全糖珍奶

一顆月餅等於一杯全糖珍奶! 如何吃月餅不變胖? 營養師曝正確吃法

中秋佳節,許多民眾會購買月餅或文旦應景。《潮健康》實際走訪街頭發現,民眾對月餅口味和種類偏好不一,包括奶黃、芋頭、豆沙或滷肉餡;此外,民眾在挑選月餅的同時,普遍也會注意其中所含的熱量,顯示大眾對於月餅屬於高熱量食物已有普遍認知。不過,在中秋假期期間,經常上演家人月餅買太多或親朋好友送禮,導致「滿手月餅」的情況發生。月餅不吃完怕浪費,吃多又怕面臨「月圓人更圓」的體重上升危機。高敏敏營養師指出,吃月餅時可以善用小技巧,既能享受月餅美味,又能減少攝取過多熱量的問題。

閱讀更多 »
避免中秋變胖改吃這3種月餅

熱量爆棚! 一顆月餅跑85分鐘才消完 避免「中秋變胖」改吃這3種月餅

全家團聚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會購買月餅與家人一同享用,或作為伴手禮贈送給親友,但月餅的油脂、糖以及熱量相當的高,過量食用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1顆約185公克的雙蛋黃廣式月餅,熱量就高達800大卡,相當於1個滷雞腿便當的熱量,需要慢跑85分鐘才能消耗完。若中秋期間連續一個禮拜每天吃1顆,就會增加0.7公斤體重。

閱讀更多 »
英國研究牛奶降膽固醇減少心臟病

牛奶大翻身可以安心喝了?英最新研究:降膽固醇減少心臟病

牛奶是陪伴人類許久的一種飲品,因其營養價值頗高,長久以來被廣泛應用在茶飲、咖啡產品當中。近年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盛行,因此健康的飲食就更受社會重視;而因為牛奶中含有甘油三脂還有少量的膽固醇,許多人就對牛奶開始產生疑慮,認為喝牛奶會使身材走樣,甚至導致心臟病、高膽固醇。也因為如此,燕麥奶、豆漿等等替代飲品也漸漸浮出檯面,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選擇。不過,根據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研究證明,牛奶這幾年被冠上的罪名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閱讀更多 »
疫情讓人憂鬱變胖-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好處

防疫生活壓力大憂鬱又變胖 怎麼吃才有救?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真正好處

國內外疫情持續,防疫生活壓力大,容易引起焦慮、憂慮等情緒問題。不少人透過吃甜食抒發心情,但要注意甜食攝取過量,不旦造成身體負擔,也容易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肥胖機率。Sunny營養師提醒,要對抗憂鬱及焦慮,可從均衡飲食和攝取幫助穩定情緒的營養素著手。Sunny營養師受訪指出,飲食中不少營養素與穩定情緒有關,如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了DHA、EPA,都對情緒穩定有幫助。國人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問題,而鈣質具有穩定情緒的功能,建議攝取牛奶、小魚乾、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可補充鈣質攝取量。

閱讀更多 »
夏天不想只喝水可以喝這5種飲料

夏天不想只喝水?綠茶、豆漿、燕麥、可可健康嗎?喝飲料前先瞭解「營養真相」

入夏後氣溫節節升高,高溫環境容易導致精神不濟、食欲不振甚至一整天昏昏欲睡。天氣酷熱會使身體大量出汗,引發輕微脫水,可能影響到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甚至泌尿道的健康。這時候如果又選擇「喝飲料」,更容易令人口乾舌燥,過多糖份也會增加肥胖風險。最佳的解渴建議當然每日攝取足夠水份,如果覺得喝水味道無趣,可以選擇以下幾種含有相對健康成份的飲品幫助水份補充。

閱讀更多 »
攝取蛋白質不能只吃雞胸肉

免疫力要好 肌肉量不能少!攝取蛋白質不能只吃雞胸肉?

疫情來勢洶洶,雖然國內疫苗已開打,但台灣目前覆蓋率尚未達群體免疫狀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提醒,維持自身免疫力、遵守防疫習慣是根本之道,中壯年族群更應注意維持肌肉量,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及提供保護力營養素。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彭邦中醫師提醒,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防疫期間,更應注意肌肉與免疫力之間的關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