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越來越遲鈍? 可能是吃錯食物害的! 醫揭「植物性飲食」護腦5大關鍵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男性與女性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張語希營養師指出,20-40歲男性應補充蛋白質促進肌肉生長、B群助代謝、維生素E抗氧化;40-60歲男性則需補充鋅、鎂維持睪固酮、Omega-3護心、益生菌助腸道健康。20-40歲女性需補充鐵質防貧血、葉酸助孕、維生素D強健骨骼;40-60歲女性應補充鈣加上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膠原蛋白與維生素C則維持肌膚彈性。營養師建議均衡飲食,保健食品僅作輔助,定期健康檢查可制定更精準的營養計畫。
AMH值僅0.07的舒媽咪曾歷經10次試管嬰兒失敗,因卵子數少、品質不佳屢遭退貨,最終透過「自然週期試管療程」成功受孕。黃建榮婦產科院長黃建榮強調,高齡或卵巢功能低下者可選擇「微刺激試管」或「自然週期試管」,減少藥物負擔,提升卵子品質。副院長黃珽琦建議備孕女性應採地中海飲食,補充葉酸、DHEA等營養素,並戒菸酒、適量運動,結合個人化療程才能提升成功率。
時常覺得嘴巴有苦味或味覺改變,可能不只是「肝火過旺」。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指出,這類症狀可能與慢性肝炎、肝硬化有關,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營養素缺乏所致,包括口腔疾病、胃食道逆流、新冠後遺症、荷爾蒙變化等7種常見原因。此外,營養不良如鋅、維生素B12等缺乏也可能導致味覺異常。
「卵巢早衰」可謂是女性「看不見的敵人」,不僅容易導致不孕,更可能導致40歲就面臨停經的狀況。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說明,不少女性明明不到30歲 ,卵巢功能卻如同50歲般衰老,原因可能與基因遺傳、自體免疫疾病或環境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今年適逢「龍年」,不少準爸媽想抱個「龍寶寶」,其實不只求神拜佛,懷孕前做足準備也很重要!以前在生殖醫學中心工作時,最常要幫病人解決「不孕症」的問題,再加上台灣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逐漸上升,有備孕需求的朋友們,可以多攝取以下4種營養成分,可以幫助備孕的過程更加順利。
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高麗菜」,是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抗癌、肝臟解毒、平衡雌激素。適度吃不僅好處多多,孕媽咪食用也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發展,並促進鐵質吸收!
為因應國慶日4天連假,不少上班族本週需要連上6天班;比平常更多的工作量令人喘不過氣。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如果補班日帶給身心靈巨大的壓力、甚至是想到要去上班的念頭就開始感到害怕,可能是壓力與焦慮已經超越「負載量」。
國人晚婚晚育增加,男、女發生不孕症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而不孕不只是女性問題,男性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不孕症!這次結合先前在不孕症診所工作的經驗,整理了以下資料分享給大家,男女性在備孕期間究竟要吃什麼,才能幫助增加受孕機率?
在媽媽教室講課時,最常被學員問「抒緩孕吐」的方法。通常懷孕初期容易有孕吐的問題,後期會自然慢慢緩解;不過也聽過有準媽媽「從頭吐到尾」,可見懷孕的辛苦與煎熬。準媽咪們該如何避開容易導致孕吐的「飲食地雷」呢?
明明年紀輕輕,照鏡子卻發現眼袋和法令紋都變明顯,卻不知道怎麼挽救?事實上預防老化除了擦保養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於延緩肌膚老化也至關重要。想要肌膚狀態常保年輕,首先應做到6件事。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王小姐,本就容易緊張、焦慮,就學期間就時常有睡不好的問題。殊不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睡眠障礙日益加劇,有時還得服用鎮定劑才能好好入睡。該患者為了找出自己睡眠不佳的原因而就醫,才發現影響睡眠的最大關鍵是「低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