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

冬天到快收藏 !  合法減肥藥物怎麼選? 超實用比較表「一圖看懂」

台灣目前合法的減肥藥物主要有三種:瘦瘦錠(調節食欲,適合因壓力暴飲暴食者)、瘦瘦針(抑制食欲增加飽足感,需每日注射)和排油藥(阻斷油脂吸收)。瘦瘦錠和瘦瘦針也有穩定糖化血色素的效果。藥師提醒,各類減肥藥都有副作用,需依個人情況選擇,並應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達持久效果。

閱讀更多 »

不用挨餓也能瘦? 營養師揭「10大低GI飲食」,增加飽足感還能控血糖

減重不一定需要挨餓,選擇「低GI飲食」能夠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並有助於控制體重。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低GI食物釋放能量速度較慢,不僅能減少飢餓感,也有益於心臟健康。建議減重者可將燕麥、糙米、蘋果、胡蘿蔔、綠豆、黑豆、紅豆、番茄、菠菜和杏仁等10大低GI食物加入日常飲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更多 »

「糖胖症」年輕患者變多! 死亡率比糖尿病還高? 醫:想逆轉只能從「2方面」下手

糖胖症年輕患者增加,合併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風險更高,心血管、腎臟及神經併發症風險比單純糖尿病患者更大。新竹台大醫院范綱志主任強調,糖胖症患者應從體重控制與血糖管理2方面入手,並使用個人化藥物治療和生活型態調整。患者可通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積極減重有機會逆轉糖尿病,減少藥物依賴並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糖尿病是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發生障礙,引起高血糖症狀,除了影響醣類的代謝,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也可能出問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阻抗有關,一般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與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另外尚有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

閱讀更多 »
糖尿病每年人數比新生兒多!  糖腎共病風險高  醫:注意2大腎病變訊號

糖尿病每年人數比新生兒多! 糖腎共病風險高 醫:注意2大腎病變訊號

台灣洗腎盛行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人數預估更將突破250萬人,血糖控制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身處潛在的腎病變風險。健保署攜手國內三大醫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族群加入「糖腎共照」機制平台,得到更良好的照護品質免於腎病危機。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