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

食物被「米酵菌酸」汙染根本看不出來? 專家示警:攝取1毫克就有致命危險

食物被「米酵菌酸」汙染無從辨別? 專家揭致命劑量:重新加熱、烹調也沒用

台北信義區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截至今(28日)日有12人通報食物中毒症狀、其中2人死亡、5人ICU急救中。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衛福部昨日召開專家會議指出,經考量過去文獻、患者臨床表現,因「米酵菌酸」汙染導致中毒情事的可能性確實不小。

閱讀更多 »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閱讀更多 »
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王?  哪些人是高風險群?  症狀、檢查、治療一次看懂

【專家問答集】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王? 哪些人是高風險群? 症狀、檢查、治療一次看懂

根據110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胰臟癌位居第7名,相較於十年前,胰臟癌死亡人數增加62.7% ,其平均5年存活率僅1%-4%,被視為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胰臟癌因為難以早期診斷,發現腫瘤時的期數多已晚期,採取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反應皆不理想。醫學上關於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尚無明顯進展,故在坊間有「癌王」之稱。

閱讀更多 »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
水果、麵包都是「地雷食物」?  果糖吃太多「脂肪肝」風險逾7成

水果、麵包都是「地雷食物」? 果糖吃太多「脂肪肝」風險逾7成

酗酒、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被認為是導致「脂肪肝」的元兇之一。不過,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而言,患病因子卻不一定是酒精,而是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的「果糖」。美國《內分泌協會》年會中公布的研究表明,水果、烘焙食品、碳酸飲料當中的高果糖,攝取過量與脂肪肝的發生顯著有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