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自22日晚間至23日早晨,中央氣象署已記錄近200起餘震;今(23)日凌晨更出現2起規模6以上地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地震頻仍的狀況下,可能引起民眾「沒地震卻感覺四周都在晃」的錯覺。

閱讀更多 »
睡眠不足恐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警告:每天至少要睡7小時

熬夜竟是「報復性拖延症」徵兆!還與女性強迫症有關?4招逆轉熬夜習慣

長期睡眠時間不足,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功能、情緒和身體健康,黃軒表示,有研究發現,有睡前拖延症的人,學業成績通常都不太好,這和白天疲勞感加重有關。不想再熬夜 4方法改善睡前拖延症包括:1.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螢幕,減少藍光的暴露,因為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2.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和起床,即使在周末或假期也是如此。3.在睡前至少兩小時內避免咖啡因和酒精。4.在睡前創造一個放鬆的環境,例如關掉燈光、播放舒緩的音樂或閱讀一本書。

閱讀更多 »
「人生很沒有意義!」  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出大問題?  專家揭5狀況出現應及早評估

「人生很沒有意義!」 台灣兒少心理健康出大問題? 專家揭5狀況出現應及早評估

一對一情緒教練過程中發現,不少孩子從國小、國中開始補習,出現感覺「人生很沒有意義」等早期憂鬱症徵兆,而家長未必能從外表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想法。長期壓力累積就有如高溫壓力鍋,一旦爆發對自身或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恐難以預估,從兒少年齡層大概區分,幼稚園孩子較容易面臨分離焦慮和交友問題,也可能在群體活動中用不適當的方式吸引注力;小學階段除了交友問題,也可能面臨無法為自己發聲或同儕霸凌困境;國中之後則以課業壓力、尋找自我學習動力等課題更常見。

閱讀更多 »
看到新聞就擔心罹病?  研究提醒:「慮病症」死亡風險高84%!  與壓力、焦慮影響內分泌有關?

看到新聞就擔心罹病? 研究提醒:「慮病症」死亡風險高84%! 與壓力、焦慮影響內分泌有關?

慮病症(hypochondriasis)也被稱為「健康焦慮症」,是指對於疾病感到過度焦慮,病人會過度焦慮自己自身的疾病,不時擔心自己是否生病,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可能症狀。患者即使經過醫學檢查或醫師診斷正常,仍堅信自己罹患上某種嚴重疾病,影響到正常生活與社交活動。

閱讀更多 »
當心靈雞湯熬成「毒雞湯」!  研究:過度「正面思考」恐使人破產、提高早死風險

樂觀主義者「認知功能」更差? 研究:過度「正面思考」恐使人破產、提高早死風險

「正向思考」與「樂觀態度」往往與成功的人生連結在一起。但事實是否真為如此?《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最新研究稱,隨時展現樂觀的態度,反而使其成為一種「毒雞湯」,除了可能使個人認知功能下降,更與糟糕的財務狀況、較低的責任心有關。

閱讀更多 »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腸道微菌叢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 研究:「2種菌不足」恐增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

成人體內約有100萬億細菌,其中高達8至9成存活於腸道內。近年來,腸道菌群對於調節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的作用已逐漸明瞭,亦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群失調與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包括重度焦慮症、憂鬱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巴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有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