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 潮健康

氣喘

打類固醇會產生副作用、依賴性? 藥師提醒:長期使用要注意「7件事」

類固醇藥物具強效抗發炎作用,應用於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但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恐引發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等。衛福部食藥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蘇柏名藥師指出,一般超過3個月、每天高劑量使用才需擔憂副作用,正確使用並不會成癮。長期用藥者應遵守7大原則,包括控制體重、補鈣、限鹽、按時服藥等。食藥署提醒,類固醇若依醫囑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工具。

閱讀更多 »

RSV不分季節! 守護嬰幼兒免疫接種成關鍵 離島不能等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嬰幼兒威脅大,感染恐引發重症與後遺症,離島如金門防治更具挑戰。成大醫院沈靜芬醫師指出,RSV全年皆可能流行,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嚴重時恐致呼吸困難與肺炎。現有單株抗體能提供長達6個月保護,屬被動免疫,對減少重症與醫療負擔具實質效益。沈醫師建議,離島可優先推動RSV預防接種,補強醫療資源落差,為嬰幼兒健康防線超前部署。

閱讀更多 »

症狀酷似感冒!嬰幼兒染RSV恐致重症「細支氣管炎、氣喘」風險增加,醫籲:預防接種很重要

RSV對一歲以下嬰兒威脅極大,住院率為流感16倍,尤以早產兒、心臟病嬰兒風險更高。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教授指出,RSV無疫苗且全年流行,易釀細支氣管炎並提高日後氣喘風險。目前預防方式為單株抗體注射,長效型可提供五個月保護力,建議嬰兒出生後與醫師討論接種。家長應結合口罩、洗手與疫苗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閱讀更多 »

亂擦藥膏恐重金屬中毒!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檢驗過敏原有用嗎?醫揭2關鍵避免過敏三兄弟齊發

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比例上升,早期治療可降低氣喘與過敏性鼻炎風險。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鄭百珊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應接受正規治療,勿亂用偏方藥膏,以免重金屬中毒或病情惡化。目前治療選擇包含類固醇藥膏、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及照光治療,應依病情個別調整。家長應注重日常保濕與環境清潔,減少塵螨等過敏原。過敏原檢測意義有限,八成患者病情非由飲食引起,應在醫師指導下選擇適當檢測與治療方式,以穩定控制病情並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挑錯洗衣精恐增幼兒氣喘、過敏風險!  二寶爸醫師籲:沒符合「這4條件」千萬別買

選錯洗衣產品可能對健康和環境帶來隱患!中山醫學大學生化所博士暨RSM英國皇家醫學會院士邱軍棠醫師提醒,含人工香精、螢光劑、甲醛及石化界面活性劑的洗衣劑可能引發皮膚過敏、氣喘及環境污染。建議選擇無香精、無螢光劑的天然產品,如天然微胞橘油洗衣精,具備低敏認證及高生物分解配方,適合敏感肌與嬰幼兒衣物,同時友善環境。選購時以品牌信譽為主,為家人健康與地球環境增添保障,迎接健康的農曆新年。

閱讀更多 »

以為只是重感冒! 新生兒染1病毒竟器官衰竭,醫示警家長:冬天是高峰期

RSV感染可能是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住院率比腸病毒高出7倍,冬季更是高峰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示警,RSV可迅速破壞呼吸道,導致嚴重肺炎、心肌炎及器官衰竭,部分個案痊癒後仍可能引發氣喘等長期健康問題。目前,針對高風險早產兒或心臟病童,健保已提供單株抗體施打,有效減少重症風險。醫師建議家長勤洗手、減少公共場所接觸,並考慮單株抗體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閱讀更多 »

連爬一層樓都喘! 200萬台人受氣喘所苦,醫:當感冒治療恐疏於診斷

台灣氣喘患者約200萬,嚴重型氣喘占3-10%,因病情控制不佳導致住院與死亡風險增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指出,新型生物製劑能針對過敏型及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患者進行精準治療,降低氣喘急性惡化率67-77%,有效減少類固醇副作用並改善生活品質。台中榮總傅彬貴醫師提醒,氣喘若長期誤當感冒治療,易疏於診斷,患者應透過生物指標檢測及醫師評估,適時申請健保給付的新型生物製劑以穩定病情。

閱讀更多 »
清明掃墓焚香恐燒出「4種致癌物」! 毒物專家:這物品一定要隨身佩戴

清明掃墓分秒鐘都在吸入「致癌物」? 專家警告:當心短時間內過敏「大爆發」

清明連假返鄉掃墓拜拜,當心焚燒紙錢釀出「致癌」危機!根據行政院環保署指出,焚香燒金紙不僅容易引起火災、增加碳排放影響環境,焚燒時產生的化學物質,也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焚香或燒金紙會產生二氧化物、二氧化硫、苯、甲苯、甲醛或多環芳香烴,其中苯、甲苯、甲醛與多環芳香烴具有致癌物質。

閱讀更多 »
氣溫驟降誘發氣喘、COPD症狀惡化!  吸入劑藥品作用、種類大不同:保存錯誤恐「誤判劑量」

氣溫驟降誘發氣喘、COPD症狀惡化! 吸入劑藥品作用、種類大不同:保存錯誤恐「誤判劑量」

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氣溫明顯轉為溼冷,更易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發作風險。根據國健署資料指出,氣喘是指受到過敏原或刺激物刺激後,支氣管產生慢性發炎的情形, 而COPD是一種因為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

閱讀更多 »
全球約有2.6億人曾發生氣喘,造成約45萬人因此喪命。此外,全世界約有5-20%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病況也會延續至成人,國衛院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分析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病患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也發現過量表現的去磷酸酶DUSP8會調控轉錄抑制子Pur-α,而造成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大幅增加。這些研究成果證實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為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之關鍵因子。

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原因找到了!國衛院研究: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

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病患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也發現過量表現的去磷酸酶DUSP8會調控轉錄抑制子Pur-α,而造成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大幅增加。這些研究成果證實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為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之關鍵因子。

閱讀更多 »
巴比妥藥物是什麼?  用在哪些疾病治療?  複方藥物會有副作用嗎?

巴比妥藥物是什麼? 用在哪些疾病治療? 複方藥物會有副作用嗎?

幼兒園傳出學童體內驗出管制藥物「巴比妥」成份,引發國人關注管制藥物用藥安全性及暴露風險。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市場上巴比妥類的用藥可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單方巴比妥藥物,被歸類為管制藥物,在社區和醫院診所皆有嚴格管控,需經由醫師處方由藥師調劑發放。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