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術後2年復發率高達三成? 醫:「這些女性」當心多部位轉移風險高!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109年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佔女性十大癌症中的第一名1,個案數超過15,000人,其標準化發生率高達82.1(每10萬人口),著實成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脅。其中荷爾蒙陽性患者佔所有乳癌亞型中約70%,人數居乳癌之冠。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109年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佔女性十大癌症中的第一名1,個案數超過15,000人,其標準化發生率高達82.1(每10萬人口),著實成為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脅。其中荷爾蒙陽性患者佔所有乳癌亞型中約70%,人數居乳癌之冠。
「飲酒臉紅」其實是「酒精不耐症」飲酒後的典型表現,還會伴隨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不適症狀。在飲用酒精飲料後,須經由人體內的「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酒精及乙醛;而酒精不耐症是遺傳性ALDH2基因缺損,導致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進行正常代謝。
據衛福部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一年新發生人數為14,856人,為十大癌症第三位。近年標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與老化、基因變異、生育情況、家族史、良性乳房疾病、缺乏運動、肥胖、荷爾蒙治療、酗酒等因素可能有關。
52歲施姓患者約五年前乳癌復發,卻因為要照顧罹癌的母親、生病的公公,無法全心接受治療,直到乳房腫瘤日益增大、肺部多處轉移才再度就醫。原本以為是三陰性乳癌,經詢問醫師才知道自己其實屬於「HER2弱陽性」乳癌,雖不適用抗HER2標靶藥物,但可使用俗稱「魔術子彈」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 Antibody-Drug Conjugates)藥物延續生機。
淋巴水腫是由於淋巴液滯留在組織中,引起局部腫脹,尤其是在癌症手術後,更容易發生淋巴水腫。而淋巴引流可以促進淋巴液循環,幫助淋巴液排出體外,減輕腫脹的程度,進而減少相關的不適症狀。癌症復健中,如何適當地進行淋巴水腫按摩,以及手術後復健治療的注意事項一直是患者和家屬關注的重點。最新的研究顯示,復健治療能夠有效地幫助癌症患者復原,提高生活質量。
乳癌患者在術後若有淋巴水腫的狀況,仍可以順利出國嗎?有哪些細節要留意?3位乳癌患者Mia、Venus、Aimee過去都時常出國,但如今卻分別遭受手臂或腿部淋巴水腫之苦,出國行程成為了比以往更困難的事。
已連續6年蟬聯最佳飲食方法的「地中海飲食法」,除了對心血管健康具有公認的好處,對於延緩「失智」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好處?刊載於《BMC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堅持採取地中海飲食方法的中老年人,比起採取其他飲食者,失智風險顯著降低23%,對於遺傳性的癡呆症也具有保護作用。
軍事飛行員一直都給人帥氣瀟灑的形象。不過,空軍軍官或地勤人員等從事航空相關產業者,癌症的風險可能比常人更高?此前由美國空軍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普通民眾相比,戰鬥機飛行員及其飛行機組成員,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癌症,而在今年被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提出的報告所證實。
乳癌新發生人數每年增加,術後復健不但攸關肢體活動,缺少良好的癌症復健,更可能使癌友無法從事各項興趣活動,生活品質大受影響。5年前經歷乳癌治療的Sammi,術後手臂不只時常痠脹,甚至會在半夜痛醒,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而粗脹的手臂讓她一度無心復健,淋巴水腫反反覆覆,過往喜歡體驗的按摩也不敢再輕易嘗試。
糕點、餅乾、冰淇淋、調理包、冷凍食品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由於含有較高的鹽份、脂肪、糖份及人工添加劑,過去已有各項研究指出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近期一項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將近20萬筆數據的觀察性研究更發現,攝取超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34種特定癌症的風險。
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據衛福部最新公佈109年國人十大癌症數據,女性癌症首位持續由「乳癌」蟬聯,新發生人數達到15,259人,是女性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面對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除了及早接受乳癌篩檢,發現癌症後的治療與正確復健,更是影響預後及生活品質的關鍵。
連日陰雨加上寒流肆虐,覺得整個人「快要發霉」?不妨趁著本週太陽露臉的時機,多加曝曬陽光。除了能保持溫暖,根據諸多研究顯示,適度地曝曬陽光能獲得以下8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