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 潮健康

大腸癌

只驗糞便潛血、胸部X光不夠?  癌症篩檢工具CP值最高是這項

只驗糞便潛血、胸部X光不夠? 癌症篩檢工具CP值最高是這項

最新十大癌症公佈,癌症時鐘再度加快,更突顯健康檢查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徵兆,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才有明顯症狀。而健康檢查透過篩檢無症狀的族群,能夠發現早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預後良好,甚至能夠達到治癒效果。

閱讀更多 »
與大腸癌最直接有關的「警示症狀」為消化道出血(大便有血)、貧血、明顯體重下降等。其他臨床症狀例如腹瀉、排便習慣改變,也有可能是生活壓力等造成。

【專家問答集】大腸癌症狀及高風險群? 吃哪些食物能預防? 發現息肉就是癌症嗎?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佈數據,108年大腸癌新增個案數為17,302人,是十大癌症中第一位,標準化發生率較前一年略上升1.1。單以大腸癌發生率來看,近年來呈現上下起伏,一方面環境中的危險因子雖仍存在,另一方面,國家推動篩檢,也有助找出更多無症狀的早期大腸癌。早期大腸癌患者最多數的症狀其實是「無症狀」,通常病情進展到2-3期之後才會有明顯症狀。與大腸癌最直接有關的「警示症狀」為消化道出血(大便有血)、貧血、明顯體重下降等。其他臨床症狀例如腹瀉、排便習慣改變,也有可能是生活壓力等造成。

閱讀更多 »
加工食品放太久不吃恐生成亞硝胺

香腸培根含「亞硝胺」 配蛋白質會吃出大腸癌? 醫師:放太久不吃才危險

洪東榮醫師表示,網路流傳的加工肉品中含有「亞硝酸鹽」,如果搭配蛋白質食物同時食用,例如香腸搭配養樂多、菠菜搭配起司等,會在胃裡合成具致癌性的亞硝胺。事實上,胃部含有胃酸、酵素等複雜多種的成份,兩者直接在胃部合成為亞硝胺的機率相當小。加工食品中添加亞硝酸鹽,主要是為抑制肉毒桿菌污染和其他細菌滋生風險,其實蔬菜中也含有天然的亞硝酸鹽,食物變質後所含的亞硝酸鹽,也可能造成胃黏膜的不可逆傷害。

閱讀更多 »
國健署曝保腸5技巧遠離癌症威脅

中秋吃烤肉有大腸癌危險? 不照大腸鏡罹癌風險翻倍? 國健署曝保腸「5技巧」遠離癌症威脅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過去連13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然而,為了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至未滿75歲之民眾,提供經醫學證實的定量免疫法的檢驗方式,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定期篩檢,能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除了要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外,檢查結果為陽性的後續追蹤也不容忽視。

閱讀更多 »
怕感染不去檢查當心大腸癌風險

怕感染不去檢查?當心「大腸癌」風險!在家也能「無痛採檢」?

今年國內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降低,以致於癌症篩檢數量下降。經資料分析顯示,截至110年7月底,「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已超過240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0%。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近期疫情逐漸趨緩,醫療院所也陸續恢復服務量能,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措施,也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保護自己的健康。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