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三秒就入睡 確診後卻「每天失眠」! 醫師親揭「長新冠」4大影響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台灣新冠病毒確診幼童的腦炎重症元兇,竟是先前未曾發現的變種病毒「BA2.3.7」?三軍總醫院今(14)召開記者會表示,前一波4-6月疫情高峰,部份病童病程發展迅速,甚至出現「猛爆性腦炎」。三總透過重症病童的病毒株全基因定序,發現一株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可能是兒童併發腦炎的關鍵成因。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近日數家媒體引用兩則國外論文,標題直指施打mRNA疫苗導致「人類免疫系統恐故障」或是「自然免疫系統失靈」,報導中並引述某篇回顧性論文,宣稱「疫苗接種會嚴重損害I型干擾素信號,改變先天免疫系統運作」,引起部份民眾恐慌,在網路上廣泛擴散。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教授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該報導引用的兩則論文無足夠證據力支持其論述,也不是目前科學界的共識,媒體未經查證即大肆報導,恐徒增民眾對疫苗的錯誤認知。
BA.5病毒株疫情再起,指揮中心預計9月中後確診數邁入新一波高峰。同時,食藥署針對莫德納(Moderna)雙價疫苗給予EUA(緊急使用授權),指揮中心宣佈,9月底進貨後將開放符合資格者施打。不過,部份民眾擔憂,莫德納兩價疫苗組合為「原始株+BA.1」與以往疫苗差異不大,對防範目前流行的BA.5病毒株難有明顯效果。
感染新冠不僅需留意「長新冠」後遺症,也需留意病毒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的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名男子,於今年5月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症狀,也併發胸悶、心悸、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幾近暈厥。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國內確診人數持續攀升,今年本土病例已突破500萬人,隨著新一波BA.5病毒株進入大流行,預計至今年(2022)年底將再增加約300萬人確診。屆時國內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等於每3人中就有1人曾確診。確診後持續發生症狀的「長新冠」後遺症,更是後疫情時代亟須照護的健康問題。
國內BA.5疫情逐漸升溫,疫情指揮中心表示8月底疫情中,有約6成確診者感染BA.4或BA.5,顯示疫情已逐步發展至下一階段。近日適逢中秋連假,究竟能否回鄉與家人團聚?和親友烤肉慶祝又該注意哪些事項,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指出,中秋烤肉應謹記「3個可以、4個不可以」,以避免確診風險。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陸續有染疫患者出現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表示,目前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流行。其中,約有20%屬於青少年及兒童,該族群有10-30%的機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因此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日前指揮中心指出,Omicron亞種BA.5病毒將為國內帶來下一波疫情高峰,北北基桃竹苗、宜花東2大地區已然出現升溫趨勢。究竟BA.5的住院率、死亡率和疫苗對其保護力為何?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雖然BA.5傳播速度快,若有施打3劑疫苗,仍形成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國內BA.5疫情來勢洶洶,不少民眾擔憂染疫後影響生活,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許多人認為發燒、咳嗽、失去嗅味覺是感染Omicron的主要徵兆,但其實說話時的「音調改變」,或聲音開始沙啞,同樣也得懷疑是否為感染Omicron病毒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