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過後慎防「屈公病」! 疾管署籲:雨後速做4件事,別讓積水養出毒蚊大軍
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強調,屈公病主要透過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傳播,不會人傳人。屈公病又稱屈公熱(Chikungunya fever),由屈公病毒(CHIKV)引起,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部分患者會出現長時間倦怠感、關節痛。為預防屈公病,除了發病及早就醫外,平時應落實「巡、倒、清、刷」等積水容器清除工作,並在流行地區做好防蚊措施。
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強調,屈公病主要透過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傳播,不會人傳人。屈公病又稱屈公熱(Chikungunya fever),由屈公病毒(CHIKV)引起,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部分患者會出現長時間倦怠感、關節痛。為預防屈公病,除了發病及早就醫外,平時應落實「巡、倒、清、刷」等積水容器清除工作,並在流行地區做好防蚊措施。
颱風過後健康風險不可忽視!佳安醫學診所院長張安迪醫師提醒,需注意食品飲水安全、傳染病防治、傷口護理與慢性病管理等問題。積水易滋生蚊蟲,增加登革熱等風險,創傷需即時處理防感染。此外,應確保充足藥物儲備,並關注心理健康。維持環境衛生、垃圾處理至關重要,避免疾病蔓延。透過疫苗接種等措施,預防颱風後常見健康風險。
國內「登革熱」(Dengue fever)疫情持續延燒,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9月5日至9月11日)新增2,12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截至今年9月13日全國已累計7,156例本土病例。截至9月11日,個案分布於臺南市5,760例,為全台最高。
登革熱以往好發在中南部等較為潮濕悶熱的地區,隨著氣候變遷,北部也開始出現不少登革熱案例,且病例數早在2018年就超越中南部,可說是全台都得嚴陣以待的傳染病。除了極力避免外出、降低染上肺炎的機會之外,最好也別讓登革熱找上你,因為根據英國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則研究,罹患登革熱者若確診新冠肺炎,可能讓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病情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