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腎臟病友慎防感染1病毒! 醫:擦藥也沒用,痛感如「電擊火燒」恐持續好幾年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腎臟病患者因免疫力較低,更易感染帶狀疱疹(皮蛇),發病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若合併慢性病或曾接受腎移植,風險更顯著提升。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表示,帶狀疱疹不僅造成劇烈疼痛,還可能引發長期神經痛,甚至影響腎功能與心血管健康。建議腎友應積極預防,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與住院機率,特別是50歲以上或合併慢性病者,應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預防策略,以維持整體健康。

閱讀更多 »

大熱天也會「心肌梗塞」? 醫示警「八大高危險族群」:每上升1度死亡率增3%

不少民眾誤以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事實上大熱天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肌梗塞事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55歲男性上班族,不時感到呼吸喘促、胸悶,自覺身體健康的他以為只是天氣炎熱而不以為意。不料日前該患者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且幾近暈厥,同事連忙打119求救,待救護人員到場時患者的心肺功能已停止。

閱讀更多 »
楊智鈞醫師是現任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任心臟外科主任苗栗大千醫療體系心臟血管外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總嘉義分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綽號「俠醫」,常對台灣健保體制下的醫療亂象直言不諱。在醫學領域裡,作者具備十餘年心臟血管外科急重症臨床經驗,擅長全動脈不停跳心臟繞道、瓣膜修補、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微創、靜脈曲張微創、洗腎瘻管等各式心臟血管手術,總計逾5000例。現任中部知名教學醫院心臟外科主任。

縱死猶聞俠骨香,心臟外科「俠醫」的現實與浪漫/楊智鈞醫師專訪

楊智鈞醫師是現任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任心臟外科主任苗栗大千醫療體系心臟血管外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總嘉義分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綽號「俠醫」,常對台灣健保體制下的醫療亂象直言不諱。在醫學領域裡,作者具備十餘年心臟血管外科急重症臨床經驗,擅長全動脈不停跳心臟繞道、瓣膜修補、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微創、靜脈曲張微創、洗腎瘻管等各式心臟血管手術,總計逾5000例。現任中部知名教學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醫師說,未來的心血管醫學不能只做「治療」,疾病前的預防與養護,仍有許多節點是心臟科醫師可著力處。比如腿部血管疾病最常見的「靜脈曲張」,許多人因為沒有接受心血管專科醫師處理,一旦復發又需要重新治療,白花錢又多受罪。

閱讀更多 »
每年新增洗腎人數多到「坐滿小巨蛋」! 醫曝慢性腎病患者曙光:1藥物降低住院、洗腎、死亡風險

每年洗腎人數多到「坐滿小巨蛋」! 醫曝慢性腎病患者曙光:「1藥物」助降低住院死亡風險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食王國」美名,卻「成也美食、敗也美食」,錯誤的飲食習慣讓台灣淪為「洗腎王國」,不少國人正蒙受慢性腎臟病之苦。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曾有1位67歲女性患者長期有三高問題,67歲的楊女士長期有三高問題,起初健檢時發現有蛋白尿卻沒有放在心上。

閱讀更多 »
糖尿病引起的「糖腎病變」更是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由此可見,「糖」、「腎」兩大慢性病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有如共伴效應,對國人健康影響不言可喻。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神經病變及循環系統異常,都是導致病人骨鬆風險更高的原因!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女性的骨鬆盛行率為23.9%及38.3% ,但是50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人,高達38%同時具有骨質疏鬆症,女性比例更高達45%,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且FRAX問卷顯示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百分比、髖關節骨折風險百分比已達中度風險乃至「極高風險」區間,或是病人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因疾病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由醫師評估進行骨密度檢測。

「糖」「腎」有問題骨折機率暴增4倍?醫:慢性病人應及早檢測骨密度

糖尿病引起的「糖腎病變」更是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由此可見,「糖」、「腎」兩大慢性病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有如共伴效應,對國人健康影響不言可喻。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神經病變及循環系統異常,都是導致病人骨鬆風險更高的原因!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女性的骨鬆盛行率為23.9%及38.3% ,但是50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人,高達38%同時具有骨質疏鬆症,女性比例更高達45%,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且FRAX問卷顯示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百分比、髖關節骨折風險百分比已達中度風險乃至「極高風險」區間,或是病人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因疾病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由醫師評估進行骨密度檢測。

閱讀更多 »
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變多?  專家曝:「心腎共病」人口暴增  恐成糖友最大威脅

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變多? 專家曝:「心腎共病」人口暴增 恐成糖友最大威脅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閱讀更多 »
後疫情國人腎臟拉警報!  醫:慢性腎臟病「四高五狀」不可不防

後疫情國人腎臟拉警報! 醫:慢性腎臟病「四高五狀」不可不防

台灣腎病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進入「後疫情時代」,病毒對器官的長期影響仍不可忽視,國人更需提高對腎臟病的警覺心。根美國研究顯示,確診後的患者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會逐漸老化,以平均一年1%的速度下降,但感染新冠病毒的話,腎臟老化速度可能將飆至3倍1,意即在一年內就下降3至4%。

閱讀更多 »
洗腎原因與傷腎元兇!醫師點名「十大傷腎習慣」  手搖飲、泡麵上榜

洗腎原因與傷腎元兇!醫師點名「十大傷腎習慣」 手搖飲、泡麵上榜

台灣一年洗腎(透析治療)約9萬人,新發生透析人數也達到1萬2千人以上,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腎臟擔負人體各項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調節血壓、調節水份、製造與分泌荷爾蒙、排出代謝廢物與毒素、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平衡。腎臟也負責產生維生素D以調節鈣、磷代謝,幫助人體維持骨密度。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