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

糖尿病引起的「糖腎病變」更是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由此可見,「糖」、「腎」兩大慢性病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有如共伴效應,對國人健康影響不言可喻。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神經病變及循環系統異常,都是導致病人骨鬆風險更高的原因!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女性的骨鬆盛行率為23.9%及38.3% ,但是50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人,高達38%同時具有骨質疏鬆症,女性比例更高達45%,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且FRAX問卷顯示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百分比、髖關節骨折風險百分比已達中度風險乃至「極高風險」區間,或是病人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因疾病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由醫師評估進行骨密度檢測。

「糖」「腎」有問題骨折機率暴增4倍?醫:慢性病人應及早檢測骨密度

糖尿病引起的「糖腎病變」更是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由此可見,「糖」、「腎」兩大慢性病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有如共伴效應,對國人健康影響不言可喻。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神經病變及循環系統異常,都是導致病人骨鬆風險更高的原因!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女性的骨鬆盛行率為23.9%及38.3% ,但是50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人,高達38%同時具有骨質疏鬆症,女性比例更高達45%,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且FRAX問卷顯示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百分比、髖關節骨折風險百分比已達中度風險乃至「極高風險」區間,或是病人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因疾病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由醫師評估進行骨密度檢測。

閱讀更多 »
甲狀腺機能亢進原因、症狀與飲食控制?  怕胖亂停藥當心甲狀腺風暴?

【專家問答集】甲狀腺機能亢進原因、症狀與飲食控制? 怕胖亂停藥當心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下方,在氣管前方之處,左右各有一葉,各約4公分長、1-2公分寬,兩葉之間以峽部連接。甲狀腺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最主要的器官,其主要作用為促進多種蛋白質的合成,是維持身體細胞新陳代謝所必須的荷爾蒙,也對孩童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新生兒出生時必須檢測是否有先天性甲狀腺荷爾蒙不足,以免神經發育遲緩與生長遲滯。

閱讀更多 »
天氣冷卻感覺燥熱、心悸?  甲狀腺功能亢進十大症狀!  醫:亂停藥恐釀甲狀腺風暴

天氣冷卻感覺燥熱、心悸? 甲狀腺功能亢進十大症狀! 醫:亂停藥恐釀甲狀腺風暴

時常心悸、燥熱,又莫名體重減輕,要當心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徵兆?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江珠影醫師受訪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本身無特殊病史,明明天冷低溫卻覺得身體燥熱,並有手抖、排便次數增加,兩個月內體重下降6-7公斤,合併眼睛不適、皮膚泛紅、焦慮等症狀,初時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多,經抽血檢查後才確認是甲狀腺功能亢進。

閱讀更多 »
甲狀腺結節要定期追蹤嗎?  細針穿刺要擔心偽陰性?  一張圖看懂檢查必要性

甲狀腺結節要定期追蹤嗎? 細針穿刺要擔心偽陰性? 一張圖看懂檢查必要性

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有「甲狀腺結節」,要擔心是甲狀腺癌嗎?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問題之一。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表示,觸診檢查甲狀腺結節的聲行率約為2-6%,超音波檢查約為19-35%,顯示甲狀腺結節在成年人口中比例不低,雖然絕大多數屬於良性,但有極少部份確診為惡性腫瘤,會根據結節特徵或是切片結果,評估後續處置與追蹤的必要性。

閱讀更多 »
畏寒、嗜睡、月經亂找不到原因? 「7徵兆」恐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警訊

畏寒、嗜睡、月經亂找不到原因? 「7徵兆」恐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警訊

體重居高不下、容易累、感到寒冷,且伴隨肌肉疼痛、掉髮,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落」的前兆?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布萊根婦女醫院醫師Rebecca Breslow指出,造成甲狀腺功能低落的原因眾多,如自體免疫疾病、先前接受甲狀腺亢進治療、放療或服用特定藥物等等。有甲狀腺低下家族史、60歲以下女性或過去6個月有懷孕或生產者,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高風險群。

閱讀更多 »
「甲狀腺亢進」不治療  致死率恐逾9成!  營養師籲患者遵守「5大飲食原則」

「甲狀腺亢進」不治療 致死率恐逾9成! 營養師籲患者遵守「5大飲食原則」

「甲狀腺亢進」為體內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疾病之一。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表現可能為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比較怕熱等,與一般的生理狀況容易搞混,進而使患者輕忽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若甲狀腺亢進無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甲狀腺風暴」(thyroidstorm),死亡率高達90%。

閱讀更多 »
毒物專家提醒民眾寶特瓶勿重複使用

喝瓶裝水讓男生「長不大」、女生性早熟? 毒物專家:寶特瓶勿重複使用!

寶特瓶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期有網路流言傳出,飲用寶特瓶飲料會同時喝下大量塑膠微粒,食藥署甚至因此發文澄清。另外,長期購買飲用寶特瓶裝飲料,是否也會接觸到過量塑化劑,也是民眾常見的食安擔憂。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接受專訪表示,目前常見的塑膠製品大致上分為2種,分別為「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1號塑膠)與「PVC」(聚氯乙烯,3號塑膠)。PET常用於寶特瓶產品中,可耐熱範圍較廣,除非經過重複使用、腐蝕、過度加熱或處於高溫環境,否則並不會輕易釋放塑膠微粒。

閱讀更多 »
醫師提醒3類食物別用塑膠裝防止塑化劑滲出

漢堡含「塑化劑」? 微波食品和手套也危險? 醫師提醒「3類食物」別用塑膠裝

洪東榮醫師表示,相關研究中食物中被檢驗出塑化劑,有80%來自於「塑膠手套」。兒童、青少年階段開始接觸大量塑化劑,的確可能影響到性荷爾蒙,造成內分泌失調。以女性來說,會使月事提早來臨、造成性早熟、第二性徵發育過度;男性則可能使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罹患女乳症。市面上販售的微波食品,包裝上含有一層塑膠薄膜,經過微波爐加熱後容易變質。若有加熱食物需求,自行準備餐盒裝填會更為健康。

閱讀更多 »
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甲狀腺結節風險

「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美國知名網紅Seattle Tech Bro 在直播中,被網友發現頸部腫脹應就醫檢查,經超音波等檢查後發現為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李明蒼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一般人發生甲狀腺結節機率約5%,其中屬於癌症的結節約1-2%,雖然比例不高,但若有風險因子或太年輕就發生結節,都需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
新冠肺炎不會物傳人

不要窮緊張!新冠肺炎不會「物傳人」 雙手不保持乾淨才更嚴重!

新冠肺炎時至今日仍對全球造成不小的威脅,且前陣子因為印度Delta變種病毒的盛行,其更強的傳播力、致病率,使得各界是人心惶惶;在2021年8月3日,韓國甚至傳出有患者確診Delta病毒的加強版:「Delta Plus」,恐怕會讓全球防疫作業再次陷入挫敗。許多人此時就開始擔心,如果新冠肺炎透過附著於食物上,再吃進肚子裡面,會不會因此有染疫的危險?

閱讀更多 »
頭髮變白變禿得先注意這些事

一夜白髮是真的?減輕壓力能把頭髮「黑回來」?!頭髮變白變禿得先注意這些事

頭髮的多寡以及烏黑亮麗的程度,決定了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第一印象,不少人為了一頭白髮或掉髮的情況傷透腦筋,深怕會被旁人認為自己看起來年紀很大、面容滄桑。如果滿頭白髮已經造成了你的困擾,不妨先深入瞭解自己的壓力來源為何,可能對於頭髮的保養有所幫助。美國一則研究就表示,頭髮可能會因為心理壓力的降低,而產生「髮色逆轉」的情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