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只帶感冒膠囊! 出國急救包如何準備? 內科醫公開「10大必備藥品」
適逢農曆新年連假,有出國規劃的民眾應準備急救包。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列舉10大必備藥品,包含止瀉藥、抗過敏藥、止暈藥、止咳藥、化痰藥、止痛藥、胃藥、益生菌或酵素、呼吸道抗生素及消化道抗生素。可視需求攜帶益生菌及日常醫材,如OK繃與體溫計等。此外,急性腹瀉時,鳳梨酵素可緩解細菌性腹瀉,但食用鳳梨僅適用輕症,應優先就醫確保安全。
適逢農曆新年連假,有出國規劃的民眾應準備急救包。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列舉10大必備藥品,包含止瀉藥、抗過敏藥、止暈藥、止咳藥、化痰藥、止痛藥、胃藥、益生菌或酵素、呼吸道抗生素及消化道抗生素。可視需求攜帶益生菌及日常醫材,如OK繃與體溫計等。此外,急性腹瀉時,鳳梨酵素可緩解細菌性腹瀉,但食用鳳梨僅適用輕症,應優先就醫確保安全。
益生菌可泛指「對人體有益的菌株」,目前被廣泛運用的菌株,最早被應用於乳製品的加工發酵,生成大量的短鏈脂肪酸如優格、起司等食物。直至19世紀,益生菌首次被發現能夠應用於保健消化道健康;近年也有越來越多證據支持益生菌的好處,如調節生理機能、增強保護力、調整體質等。益生菌的健康功效包括改變菌叢生態、幫助排便順暢、協助調整體質、維持私密健康、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營養吸收、產前/產後和病後之補養、選購益生菌時可優先選擇多樣化、研究證實有功效且具有專利的菌株,才能全方位補足健康所需。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COVID-19大流行至今已造成388萬人死亡,病毒也在傳播中不斷變異,產生更具傳染力的「優勢株」擴大傳播範圍。不過科學家發現,各地區之間的死亡率有明顯差異。以去年5月20日歐洲疫情大爆發數據來看,COVID-19死亡率在法國達到每百萬居民935人,瑞士僅10到25 人,德國更只有7人。科學家因此注意到不同地區的飲食,是否也影響感染COVID-19之後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