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代糖「赤藻糖醇」吃多會血栓? 營養師提醒:3種人勿過量
赤藻糖醇(erythritol)被認為是相對天然的人工甜味劑,是現代飲食中最多人攝取的代糖之一。不過,人工甜味劑的健康風險是否被低估成為科學家關注議題,近期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所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 ,赤藻糖醇攝取量最高的前25%者,相較於攝取量最少的25%,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高出2.21倍。
赤藻糖醇(erythritol)被認為是相對天然的人工甜味劑,是現代飲食中最多人攝取的代糖之一。不過,人工甜味劑的健康風險是否被低估成為科學家關注議題,近期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所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 ,赤藻糖醇攝取量最高的前25%者,相較於攝取量最少的25%,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高出2.21倍。
第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兩大原因,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造成糖尿病盛行更重要的風險因子,是肥胖大流行及活動量減少的生活型態。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以及肥胖,是引發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防止第2型糖尿病的良好習慣,建立在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以及適當的熱量限制。然而,現代人因為缺乏運動、輪班工作和生活作息不正常,大幅增加了身體脂肪堆積以及隨之而來的代謝症候群問題,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提升運動效率,也成為科學試驗的研究方向。
「168斷食」等間歇性斷食法,因容易執行的特性廣受減重者的青睞。不過,間歇性斷食是否真為最佳的減重策略?《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所發布的最新研究指稱,減少每日總熱量攝取的「熱量限制飲食」,或許是更為有效的體重管理策略。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過年本為可以好好放鬆、與人團聚的快樂時刻,但對於減重者或體重管理者而言,從跨年聚會吃到過年圍爐,看到體重數字飆升可說是「一大惡夢」。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不管是年夜菜、團圓飯,或是過年期間民眾常吃的零嘴點心,都含有極高的熱量,若攝取過量確實對減重相當不利。
自陽曆跨年至農曆過年期間,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聚餐」的旺季。無論是公司主辦的盛大尾牙宴,亦或三五朋友的年終小聚,若一攤接一攤吃個不停,體重計上的數字很容易開始「爆走」;也有不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民眾,容易為此感到焦慮。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吃少一點?
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體重控制卻仍不見起色?根據諸多研究顯示,或許不需要繁複的訓練過程或運動,也可以讓體重有效下降。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內科專任醫師Howard E. LeWine表示,民眾目前若遭逢減重困難,可以改變以下6種飲食習慣,達到減重的目的。
現代人健康觀念進步,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重視。不過,一般人多注蛋白質攝取不足,較易忽略蛋白質過量可能造成的負擔與健康風險。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指出,過度攝取蛋白質,不只可能引起脂肪增加,對高風險族群而言,還可能造成肝臟負擔,影響腦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