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尿不一定是膀胱無力? 醫:反而代表排尿功能良好! 出現「1狀況」才該擔心
頻尿不代表膀胱無力,反而可能是身體排尿功能良好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若喝水後頻尿且尿量多,通常是腎臟有效排水,避免水腫與電解質失衡;但若尿量少,可能與膀胱過動症或冷飲刺激有關。控制排尿的關鍵在於抗利尿激素,其分泌受血液電解質影響,飲食過鹹會減少尿量,清淡飲食則容易頻尿。職業駕駛應避免長時間憋尿,適時補水,若喝水少仍頻尿,應及早就醫。
頻尿不代表膀胱無力,反而可能是身體排尿功能良好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若喝水後頻尿且尿量多,通常是腎臟有效排水,避免水腫與電解質失衡;但若尿量少,可能與膀胱過動症或冷飲刺激有關。控制排尿的關鍵在於抗利尿激素,其分泌受血液電解質影響,飲食過鹹會減少尿量,清淡飲食則容易頻尿。職業駕駛應避免長時間憋尿,適時補水,若喝水少仍頻尿,應及早就醫。
一名80歲阿伯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結石病史,因13年前曾中風及6年前裝過心臟支架,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半年前開始出現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經檢查發現右側腎盂有1顆2.5公分結石,且右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黏膜呈現增厚狀態,疑似出現病變。
年輕男性若遭遇排尿不順、會陰部疼痛;甚至有勃起功能障礙導致性事不順,要注意可能是攝護腺已經出現「發炎」狀況!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醫師指出,先前收治一名26歲男性,表示3年間會陰部經常莫名脹痛、伴隨睪丸抽痛,排尿也總是無法排乾淨。
女性朋友當心!短時間內反覆出現腹痛與腸胃道症狀,可能是婦癌警訊或「卵巢癌」徵兆?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卵巢癌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七名,排名已超越子宮頸癌,更是婦科癌症死亡原因首位。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卵巢癌近年人數增加,發生中位數約51、52歲,與國外相較年輕近10歲,確實有人數增加及年輕化現象。
今年67歲的李姓患者因解尿不順、頻繁夜尿就醫,經檢查後發現除了攝護腺肥大外,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數值也偏高。儘管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測發現1個1公分的結節,並進行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切片,但因病灶太小尚無法精準對病灶做切片。
頻繁夜尿、排尿時「滴滴答答」?男性們要當心攝護腺肥大與勃起障礙會接踵而來?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佳璋醫師指出,近期收治一名60多歲男性因排尿不順、夜尿、尿急就診,同時抱怨開始出現勃起困難,甚至使用壯陽藥的效果也逐漸下降。
每天起床喝一杯咖啡,是許多人幫助提神醒腦的方式。咖啡因對身體與大腦具有各項好處,刊登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回顧性研究指出 ,咖啡因能降低疲勞、提升大腦警覺度,縮短反應時間,對認知表現有整體性的提升作用,對需要保持長時間高度警覺的工作而言有顯著的提神效益。
上班族、學生因公務繁忙時常憋尿,恐怕將對泌尿道造成嚴重影響?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憋尿對男女性的影響不一;大抵而言,長期憋尿容易使「逼尿肌」處於緊繃狀態,久而久之恐造成逼尿肌肥大而失去彈性、初期變得敏感而導致「過動性膀胱」,長期會導致膀胱如同鼓脹的氣球呈現彈性疲乏,最後致使排尿功能變差。
近年不少女性喜歡上健身房做重訓,想要練出「馬甲線」、「六塊肌」。不過,若使腹部長期處在高壓的狀態,恐導致女性骨盆腔的各個器官,如子宮、膀胱等脫垂的機率升高?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温亭虹醫師表示,有運動或重訓習慣的女性,若出現突發性頻尿、便祕問題,且長時間未恢復,就需要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