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癌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榜單,民眾往往聞癌色變;其中「肝癌」更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C型肝炎,B肝帶原者若持續性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民眾若「只知保養,卻不知要追蹤」,當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
「飲」君子注意!   醫警告:每天喝超過「2罐啤酒」  當心「8大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飲」君子注意! 醫警告:每天喝超過「2罐啤酒」 當心「8大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不少人知道飲酒過量對心臟和整體健康有害,卻不知週末「小酌怡情」也可能造成巨大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醫師表示,雖然週末小酌1、2次較無傷身疑慮,但若長期攝取酒精,可能導致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損傷,以及腦中風、肝臟病與特定癌症。此外,酒精的高熱量也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並且降低自制能力,使個人在酒後更難堅持健康飲食計劃。

閱讀更多 »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消化系中心蘇培元醫師提醒,肝病患者不可因疫情趨緩就掉以輕心、肝病防治刻不容緩。(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這類人染疫要特別注意! 醫籲:治C肝同時還可防肝癌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統計,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已有超過萬人不幸病逝。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中,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風險是非肝硬化患者的3.31倍。有鑑於此,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消化系中心蘇培元醫師提醒,肝病患者不可因疫情趨緩就掉以輕心、肝病防治刻不容緩。

閱讀更多 »
洗腎族群「C肝」盛行率多5倍!  高醫「微根除」降90%感染登國際期刊

洗腎族群「C肝」盛行率多5倍! 高醫「微根除」降90%感染登國際期刊

「肝病」與「腎病」是台灣兩大國病,同時發生兩種疾病的患者,更可能面臨因C肝病毒增加腎功能惡化的風險。高雄岡山一名謝姓「阿姨」自30歲罹患尿毒症後,長期洗腎達28年,期間又驗出B肝、C肝病毒。所幸經C肝口服藥治藥,順利從透析中心的C肝區「畢業」,邁向「無C」人生。

閱讀更多 »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閱讀更多 »
全身倦怠解隔後竟驗出「10公分肝癌」!  醫師:1種人務必定期檢查

全身倦怠解隔後竟驗出「10公分肝癌」! 醫師:1種人務必定期檢查

日本國際知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傳出肝癌逝世。由於早期肝癌幾乎沒有徵兆,不清楚自身是否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者應及早檢查並密切追蹤。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超音波室主任主任胡瑞庭醫師受訪表示,日本與台灣肝炎流行狀況不同,日本以C型肝炎居多,台灣則是B型肝炎盛行率較高。由於C型肝炎口服藥是近年方才問世,像三宅一生的年長者如果有C型肝炎帶原,早期治療效果較不理想,可能也會影響肝病及肝癌發生率。

閱讀更多 »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