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返鄉潮憂再度引發COVID-19大流行 Nuvaxovid XBB1.5 疫苗超前部屬配置全台醫療院所
年假即將到來,可預期的返鄉潮、出遊潮,以及公共場合聚餐等團圓活動,都恐增加新冠感染的潛在風險,在流行性呼吸道疾病依舊盛行之際,民眾擔憂隨時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因此,衛生福利部於新年假期前夕,引進約超過16.5萬劑的Nuvaxovid XBB1.5疫苗,鼓勵民眾前往施打疫苗以提升身體防護力。
年假即將到來,可預期的返鄉潮、出遊潮,以及公共場合聚餐等團圓活動,都恐增加新冠感染的潛在風險,在流行性呼吸道疾病依舊盛行之際,民眾擔憂隨時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因此,衛生福利部於新年假期前夕,引進約超過16.5萬劑的Nuvaxovid XBB1.5疫苗,鼓勵民眾前往施打疫苗以提升身體防護力。
近期新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源輪番肆虐全台,「百毒齊發」的狀況下不僅可能導致交叉感染,農曆新年期間的人流往返,亦可能導致國內爆發一波「染疫潮」。不少民眾染疫後出現喉嚨「如同刀割」般劇痛的症狀,簡鈺樺營養師曾受訪指出,要避免喉嚨痛症狀加劇,「3種食物」必須斟酌食用。
年關將至,面對暴增的人流與車潮,除了主動採取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相關疫苗的接種對於脆弱族群亦至關重要!衛福部疾管署近期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因應新冠、流感與其他病菌造成嚴重的社區傳染,民眾應積極施打疫苗,獲得最即時的保護力。
台灣北半部地區冬季時往往多雨,而「冬雨」不只影響心情,也可能減損實質上的健康狀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如2019年的研究表明,雨水會增加在寒冷環境中運動時的熱量損失,並可能影響運動的表現和運動安全;原因可能為冬雨除了導致身體熱量損失增加,也使血漿乳酸(lactate)堆積,才降低了運動表現。
全球湧入大量「兒童白肺」事件,甚而引起世衛組織(WHO)的注意,表達對中國境內病例激增的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說明,目前北京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存」的趨勢,除了近期爆發的肺炎黴漿菌之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的案例也同步上升。
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飛沫傳播,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攜帶細菌的飛沫釋放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後可能感染該細菌。
口罩、乾洗手先別急著收!近日中國北部引爆「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大規模感染,目前台灣也已傳出多起感染案例。黴漿菌是否將接棒新冠、流感病毒成為冬季疫情的主要威脅?黃軒醫師表示,黴漿菌生長時間緩慢、潛伏期長,是否會形成新一波的感染浪潮,實是有待觀察。
時至秋冬交替時節,恰逢年底聖誕、跨年活動,流感或「類流感」疫情是否將會大爆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廖乙學醫師受訪表示,流感病毒的傳染性高,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散播,諸如人潮擁擠處或社交頻繁的地點,各年齡層確實都有被傳染的風險。
衛福部112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公布,10月2日起將開放第一階段接種公費疫苗。今(2023)年公費疫苗共有4家廠牌,接種時不可指定廠牌,若想施打特定廠牌,或是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則可考慮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10月1日已累積773例流感(Influenza)併發重症個案、且已有172人死亡,疫情相較去年同期明顯升溫;因此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可謂刻不容緩。而究竟有哪些族群為公費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能否挑選4種疫苗?
近年於時下年輕人中流行的「抽水菸」行為,是否比香菸、紙菸或電子菸更健康?水菸對身體真的無害嗎?衛福部國健署澄清,水菸與紙菸均有使用「菸草」,皆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據世衛組織(WHO)資料顯示,水菸常見主成分為菸草,其加熱時會使用木渣、木炭等燃料,產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金屬和致癌化學物等氣體。
新冠疫情雖以步入尾聲,但接踵而來的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疫影響不少民眾的生活。如今近期於社區內傳染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者更有超越「孩童殺手」RSV病毒的趨勢?hMPV病毒又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