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空氣汙染讓人狂咳不止! 營養師揭「最佳止咳食物」:4大作用保護呼吸道
過年期間氣溫驟降,近日又明顯回暖,劇烈的溫差再加上空氣品質不佳,容易引起呼吸道症狀;若此前確診目前仍受「長新冠」所苦,咳嗽或呼吸道不適的狀況可能因此加劇。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就醫釐清症狀,平時也可以攝取特定飲食保護呼吸道。
過年期間氣溫驟降,近日又明顯回暖,劇烈的溫差再加上空氣品質不佳,容易引起呼吸道症狀;若此前確診目前仍受「長新冠」所苦,咳嗽或呼吸道不適的狀況可能因此加劇。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就醫釐清症狀,平時也可以攝取特定飲食保護呼吸道。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前夕、中國官方宣布解封,再加上Omicron亞變種「XBB.1.5」來勢洶洶,目前已為當地主要流行病毒株。不少民眾擔憂國內疫情因此加重,導致病毒傳播鏈持續擴大。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過年前有4大族群應盡快施打疫苗:家中有長者或高風險族群、尚未接種追加劑者、曾感染確診已康復滿3個月者、春節前有親友從國外返台者。
2022年面臨Omicron變疫株肆虐,新興傳染病的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同時,疫苗技術的突破,也推動癌症疫苗的研發往前邁進,而癌症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應用開發也在不斷邁進。體重管理觀念抬頭,愈來愈多人追求減重的同時,竟也意外造成糖尿病針劑藥物的缺貨。回顧今年還有哪些最受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以下為《潮健康》整理2022年十大健康新聞。
各國防疫規範雖然逐漸開放,但是新冠病毒仍持續不斷變異,歐美各國的流感疫情也攀升至十多年來的新高峰,加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蠢蠢欲動,三大傳染病正在蘊釀一場新的「完美風暴」,被稱為不可忽視的「三重流行」(Triple Epidemic) 。
中國外交部於今早(27日)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將新冠肺炎列入傳染病管理,也取消入境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強調會「有秩序地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外界認為這是中國官方針對管制措施的「全面鬆綁」。中國官方此前的開放措施已導致中國民眾大規模確診,位處彼岸的台灣是否將受其影響?
因應後疫情新興傳染病的可能變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2022 年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暨預防研討會」,引言人王復德理事長表示,台灣自2002年SARS疫情中獲得寶貴經驗及每年預防演練,在新冠疫情期間發揮顯著成果。隨著防疫政策從嚴格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全球趨勢,指揮中心也宣布放寬配戴口罩等防疫規範,似乎在可預期的未來,人們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百年大疫COVID-19橫空出世,牽動人類社會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隨著Omricron變異株大規模傳播及疫苗施打普及,主要國家多已採取解封措施,台灣也將逐步走向全面開放與疫情共存,然而,病毒持續出現變異位點,是否可能引爆下一波疫情?《台灣篩檢學會》為此舉辦「Omicron 變異株與次世代疫苗」,邀集各界專家由生物演化、臨床醫療、公衛政策多重角度,針對變種病毒及疫苗醫藥發展進行回顧與趨勢探討。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將進入流感流行期,不少專家擔憂流感與新冠肺炎造成「雙疫情」,呼籲民眾嚴防病毒上身。衞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醫師受訪指出,免疫不佳、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雙疫夾擊造成「免疫負債」反撲。
隨著疫苗普及、總體免疫力增強、以及藥物治療跟進下,雖然以Omicron為主的全球疫情日漸獲得控制,但仍有不少患者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得現象。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醫師指出,即使感染新冠肺炎並無「器質性」的後遺症,仍有不少康復者長期飽受疲勞、焦慮憂鬱、全身疼痛等後遺症所苦。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0/13號起,針對國內入境旅客開始實施「入境日快篩後7天自主防疫」(0+7)政策;防疫旅館也將全面退場,改以「集中檢疫所」收容自境外移入的確診者。另外,入境後只要持2天內的快篩陰性證明,自主防疫7天期間可自由外出不受限制。為何鬆綁境外防疫政策已成必然之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發文分析,若太晚開放,經濟韌性可能馬上崩盤。所以開放時程是不能再慢。
根據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防疫政策,民眾若自覺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包含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如肌肉痛、喉嚨痛、嗅味覺喪失等),可前往醫療器材專賣店、藥粧店、便利商店或藥局購買「抗原快篩試劑」進行篩檢。不過,即使快篩結果顯示「2條線」,卻仍有「偽陽性」的可能。如何能讓快篩結果更為精確?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其實先前來自加拿大的「Nova Scotia」團隊,已於《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發表研究,指出鼻腔與口腔「同時採樣」,或許有助於提升準確率。
國內BA.5疫情來勢洶洶,未確診者須持續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染疫;確診康復者也切勿掉以輕心,慎防BA.5的「再感染」(Reinfecion)。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根據最新研究顯示,BA.5的再感染可能使長新冠(Long Covid)風險增加,特定族群的住院、死亡率亦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