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地震後頭暈、平衡困難該如何緩解? 專家解答:除了多看遠方還可以「這樣做」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此後大小餘震不斷,自22日晚間至23日早晨,中央氣象署已記錄近200起餘震;今(23)日凌晨更出現2起規模6以上地震。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地震頻仍的狀況下,可能引起民眾「沒地震卻感覺四周都在晃」的錯覺。

閱讀更多 »
地震後常做惡夢、緊張易怒?不及時治療恐PTSD! 醫揭4招遠離災難「震後群」

地震後常做惡夢、緊張易怒?不及時治療恐PTSD! 醫揭4招遠離創傷「震後群」

今(2024)年4月3日東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雖然地震帶來的恐慌或許已逐漸消退,但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可能持續存在!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惡夢。對此,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醫師提醒大眾,部分心理症狀的發生,可能與「震後創傷症候群」有關。

閱讀更多 »
地震完仍餘悸猶存?  醫示警:出現「2大症狀」  恐為急性壓力症候群徵兆

地震完仍餘悸猶存? 醫示警:出現「2大症狀」 恐為急性壓力症候群徵兆

受到天災人禍影響,雖然沒有受傷,但內心仍會出現焦慮的反應?萬芳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主任邱一航醫師接受專訪表示,遭逢重大災害者可能變得很緊張、失眠,甚至罹患急性壓力症候群(ASD),持續為3天至1個月;而症狀若持續1個月以上,則要懷疑是否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閱讀更多 »
地牛連翻3天! 地震來襲「嚇到不敢睡」怎麼辦?   專家曝「1措施」調劑身心

地牛連翻3天! 地震來襲「嚇到不敢睡」怎麼辦? 專家曝「1措施」調劑身心

近日花東地區不斷,甚至傳出樓房倒塌、橋梁斷裂的嚴重災情。可別輕忽天災 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指出,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可能遠超出常人能負荷的範圍。2021年的韓國研究指出,災害不僅能威脅生命、造成經濟損失,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災戶甚至可能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憂鬱症、酒精濫用甚至輕生行為。

閱讀更多 »
挫折使人強大?  研究打臉:5年遇2次天災恐增PTSD、憂鬱症風險

挫折使人強大? 研究打臉:5年遇2次天災恐增PTSD、憂鬱症風險

社會化的過程中,歷經「挫折」被視為讓人成長、鍛鍊精神力的必經過程。不過,對於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的特定區域而言,心理健康受影響的程度可能遠超出正常人能負荷的範圍。美國德州堪稱全美最易遭遇自然災害的州郡,自2000年至2020年,曾歷經33次聯邦政府認定的重大災害,包括颶風、乾旱與洪水。

閱讀更多 »
居家隔離後遺症該如何化解

家長每天吵、小孩每天鬧! 居家隔離「後遺症」該如何化解? 心理師傳授5招壓力退散

先前三級警戒期間,居家防疫和遠端上班上課,幾乎徹底改變某些人的生活模式。其中變化最微妙,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突然變得「異常親密」。另外,原先有憂鬱問題的人,疫情前本可躲在自己的舒適圈略作喘息,現在因為社交空間限縮,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簡直「無處可躲」,甚至因而被家人數落時間變長,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就醫回診,還可能被認為浪費醫療資源……憂鬱族群面臨的困境,以及「後疫情時代」造成的全民憂慮現象如何排解?林仁廷心理師認為,掌握生活的第一原則,適時尋求放鬆都能有所幫助。

閱讀更多 »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當只剩呼吸器陪伴自己 壓力症候群恐悄聲來襲!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今年五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重重震撼了台灣。在全民齊心努力兩個半月後疫情逐步趨緩,由三級警戒降為二級警戒。不過,百業復甦的同時,有一群人的心理健康卻岌岌可危--他們是已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國外研究顯示罹患新冠肺炎且病況嚴重者,有32.2%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PTSD);14.9%會有憂鬱症狀;14.8%會有焦慮症狀。大家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康復了之後反而會有這麼多心理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康復者在疫情期間經歷的狀況,或許會更能體會他們的心情,並知道如何協助他們喔。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