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追劇、不運動者必看! 研究:每天僅多走四千步 就有助降低14%心血管風險
上班久坐、下班追劇已成為現代人的常態,屁股一坐就動輒一整天,可能影響健康甚至罹患心血管疾病!不過,刊載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表明,即使是養成簡單的「步行」習慣,也能降低久坐10.5小時以上者的健康風險。
上班久坐、下班追劇已成為現代人的常態,屁股一坐就動輒一整天,可能影響健康甚至罹患心血管疾病!不過,刊載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表明,即使是養成簡單的「步行」習慣,也能降低久坐10.5小時以上者的健康風險。
國健署表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血壓升高,可能增加急性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險因素,缺血型中風、出血型中風、心肌梗塞等發生率都隨著此症提高。
別以為胸悶、血壓高只小事,有可能是外科急症「主動脈剝離」之前兆。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部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醫師發文指出,一名中年男性被送至急診室時,雖然只有胸悶、高血壓症狀,當下心電圖亦無異常,仍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未妥善治療控制,可能造成器官損壞、衰竭甚至失能。新光醫院病房主任陳冠任醫師在社群發文指出,一名57歲女性雖然知道自己患有三高,因為沒有不適症狀而自行停藥,近期腦出血而左邊癱瘓無法活動。
據國際資料統計,20-30%的癌症患者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台灣癌症基金會12月盛大舉辦「抗癌防惡 營養制勝」癌症系列講座,邀請多位專家破解抗癌營養補充迷思,傳授戰勝腫瘤關鍵!
糖尿病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代謝性疾病之一,預計在2045年全球將有7.8億人發生糖尿病(people with diabetes)。糖尿病與高血糖不只增加死亡風險,更會升高大、小血管病變,併發心臟病、中風、腎病變、眼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動脈疾病導致截肢 。
打鼾很常見。據統計計45% 的成年人偶爾會打鼾,而25%的成年人嚴重打鼾。不僅影響床伴或其他家人的睡眠品質,也可能伴隨著呼吸中止,引發中風機率。
近年麻醉事件屢屢搬上影視平台,引發國人關注麻醉風險議題,台灣麻醉醫學會公佈「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最新報告,發現民眾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的比例高達37.2%、憂慮「麻醉後會有不適症狀強烈」36.8%、表示「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則有33.0% 。該份調查反映普遍國人對麻醉的三大隱憂。
腦中風新藥傳出研究疑似造假,引發科學界及國際食藥機關關注。國際重要科學期刊《Science》收獲匿名舉報,指稱南加大神經遺傳研究所主任Berislav Zlokovic的腦中風新藥「3K3A-APC」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數據可能為造假資料,以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被過度解讀。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近日台灣全島轉為乾冷狀態,雖然白天中午最高溫可達20度,但日夜溫差劇烈,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最低溫可達11度;民眾需特別注意劇烈溫差導致心血管風險上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全球超過十分之一人為糖尿病患者,且其中高達90%為第2型糖尿病,對此,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衛教宣導呼籲人們「瞭解風險、認識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
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高麗菜」,是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抗癌、肝臟解毒、平衡雌激素。適度吃不僅好處多多,孕媽咪食用也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發展,並促進鐵質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