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高峰期來臨! 一發作恐使工作效率「大崩盤」,醫呼籲:做3件事助安全下莊
台灣進入過敏高峰期,過敏症狀如鼻塞、打噴嚏、嗜睡等恐導致注意力下降、疲勞增加、效率變差、請假頻繁。美兆健檢診所耳鼻喉科成和平醫師建議從三方面改善:環境上保持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飲食避免乳製品與高糖,多補充維生素C與抗發炎食物;藥物方面選擇不嗜睡的第二代抗組織胺,避免過量使用鼻收縮噴劑,幫助上班族穩定健康與工作表現。
台灣進入過敏高峰期,過敏症狀如鼻塞、打噴嚏、嗜睡等恐導致注意力下降、疲勞增加、效率變差、請假頻繁。美兆健檢診所耳鼻喉科成和平醫師建議從三方面改善:環境上保持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飲食避免乳製品與高糖,多補充維生素C與抗發炎食物;藥物方面選擇不嗜睡的第二代抗組織胺,避免過量使用鼻收縮噴劑,幫助上班族穩定健康與工作表現。
本身有「慢性鼻竇炎」問題,不僅可能造成鼻塞、嗅覺出問題,合併「鼻息肉」更可能影響耳部、引起中耳炎或耳鳴等狀況?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李京澤醫師表示,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常見症狀有鼻塞、嗅覺減弱或喪失、鼻涕與黏液分泌物增加、臉頰及前額疼痛或阻塞感。
為什麼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換季時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更加明顯?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巫承融醫師接受專訪說明,導致換季過敏的2大原因為「溫度」與「濕度」,尤其台灣北部入秋後濕度逐漸上升、溫度又出現驟降,皆會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更為劇烈。「根據統計,台灣5-6歲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直至13-14歲才有改善的趨勢。」
換季時,氣溫的變化差異,對過敏患者的黏膜來說,算是相當程度上的刺激來源,經常會因此誘發出許多過敏的免疫反應,像是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水等等,甚至是出現皮膚及眼睛搔癢的症狀。果同時遇到以下情況,則可能鼻過敏的狀況會更加嚴重:食物過敏、吸入性過敏原 、刺激性氣味、空氣中有害的微小粒子。
長期鼻塞以為是過敏,沒想到竟是罹癌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呂彥德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患者,因鼻塞數週而前往耳鼻喉科就醫,初診為「鼻瘜肉」後前往醫院做手術切除,卻在術後病理報告發現,原以為良性的鼻瘜肉組織竟為「癌細胞」。呂彥德醫師表示,鼻咽癌的可能致癌原因目前尚待釐清,一般認為與種族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EB病毒」感染有關。其中在種族遺傳因素方面,華人的鼻咽癌被公認發生率最高,縱然是移居國外的華人,仍比當地白人罹患率多7倍。
建議大家準備消炎止痛藥、止咳化痰藥、流鼻水鼻塞的抗組織胺類藥物。也建議可以使用一些局部噴劑,像是咽喉的殺菌消炎或止痛消炎類噴劑及口含錠,可以幫助劇痛的患者能有很好的緩解效果,避免疼痛去影響吞嚥進食,造成恢復力的下降。對於快篩陽性的輕症長輩,除了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狀之外,還是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呼吸型態、心跳、血壓和血氧以及意識的變化狀況。如果有出現呼吸急促、心跳過快的心悸感、血壓異常上升大於160mmHg、血氧降低或是意識出現模糊的狀況,都是有可能轉成重症的情形,需要進一步密切注意,甚至是送醫。
依據外國的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而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
結果顯示,在23周Delta期間共發生1975例全因超額死亡,而Omicron僅在8周期間就發生2294例超額死亡。Omicron所造成的每周超額死亡事件發生率,是Delta的3.34倍。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間所有成年階段的組別,都發生了統計顯著的超額死亡率。
Omicron確診人數預計將持續上升,不少輕症族群將面臨居家隔離與居家照護,家中常備藥品該如何準備也成為民眾關注重點。台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家豪醫師在社群分享確診後輕症可使用的4類緩解症狀常備藥品,並提醒確診民眾居家用藥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