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

出現「運動傷害」的根本原因為何?  醫解答:沒暖身、一鞋到底都是大地雷

出現「運動傷害」的根本原因? 醫詳解:沒暖身、一鞋到底都是大地雷

近年運動風氣日漸提升,路跑、單車、重訓健身成為許多人的休閒嗜好,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1年《運動現況調查》報告,宣稱自己平時有運動習慣的國人比例高達 81.8%,而足部是容易累積運動傷害的部位, 部分民眾在運動傷害後運動意願下降,反而變得不願意運動,陷入「越動越不健康」的迷思。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吳凱文醫師提醒,任何族群、年齡的國人都應維持適度運動量,才可維持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民眾在運動前應做暖身,運動後應適當伸展,如果運動時伴隨足部疼痛,應及早接受如動態足壓檢測等專業評估,瞭解自己的足壓、步態與重心,或及早詢求專科醫師檢查診斷,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閱讀更多 »
拇指外翻原因不只穿高跟鞋? 醫提醒6大風險族群:外翻超過XX度恐要開刀

拇指外翻原因不只穿高跟鞋? 醫提醒6大風險族群:外翻超過XX度恐要開刀

足部健康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牽連全身各部位疼痛與正常行走能力。足部疾病當中尤以「拇趾外翻」為最常見的前足變形之一。拇趾外翻是指大拇趾的趾蹠關節往第二趾傾斜內移,嚴重時還會出現第二趾往大拇趾上疊,而多數拇趾外翻族群在未影響行走前容易忽略變形問題。

閱讀更多 »
南山人壽與健行筆記共同推出「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號召全民參與健走,一共串聯全台60條絕美步道,不只適合親子全家同遊、探索生態,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時,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始於足下」!南山邀全民挑戰環台步道馬拉松,點燃熱血台灣魂

南山人壽與健行筆記共同推出「神壽任務──環台步道馬拉松」,號召全民參與健走,一共串聯全台60條絕美步道,不只適合親子全家同遊、探索生態,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時,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增加步行時間與步數可降低終生醫療費用 ,更有系統性研究指出,人們的每日走路步數與死亡率呈現負相關 ,各項科學證據顯示「多走路」是維持整體健康、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式,可見提倡健行活動,有利於促進大眾健康。

閱讀更多 »
不用走到一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走2千步就達標

不用走到一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 走2千步就達標

不少民眾存有「每天走萬步有助身體健康」的既有觀念。事實是,年輕族群事業、學業繁忙且分秒必爭,難以空出時間養成萬步走的習慣;老年族群更可能因慢性疾病、關節退化,單純步行已實屬困難,更遑論走到萬步之多。好消息是,權威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載的研究表明,比起走滿一萬步,僅透過「強力步行」(Power Walking)的方式走滿2,000步就對身體有明顯益處。

閱讀更多 »
足壓不平衡不只傷腳,也會增加膝關節負擔,反作用力過大或足壓不正常,反作用力可能穿透足部向上影響到膝蓋、臗關節、脊椎、腰椎、胸椎等處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存在著軟骨與潤滑用的液體,部份成份,就是身體會自行製造的葡萄糖胺。以含有GAG的外用凝膠來說,省去將葡萄糖胺轉化為葡萄糖胺聚合醣,並結合植物性精油,薄荷鎮定涼緩,或是用辣椒素溫熱放鬆感受的確可以直接塗抹需要緩解的位置

走沒幾步腳痠腳痛?足壓不正常不只傷膝蓋!葡萄糖胺怎麼補才有效?

人體在地面活動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會經由腳步向上傳遞,這就是足壓的由來。當反作用力過大或足壓不正常,反作用力可能穿透足部向上影響到膝蓋、臗關節、脊椎、腰椎、胸椎。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存在著軟骨與潤滑用的液體,部份成份,就是身體會自行製造的葡萄糖胺,含有GAG的外用凝膠來說,省去將葡萄糖胺轉化為葡萄糖胺聚合醣,並結合植物性精油,薄荷鎮定涼緩,或是用辣椒素溫熱放鬆感受的確可以直接塗抹需要緩解的位置

閱讀更多 »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骨鬆死亡率「等同癌症」? 咖啡喝太多會使骨質流失?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若常聽到家中長輩表示自己「身高變矮」、開始有駝背現象,可別以為是因為身體自然衰老所導致;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骨質疏鬆看似問題不大,但若不及時介入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在一年內就失去寶貴生命。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被稱作「隱形殺手」,除非合併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等情況,否則患者將不會有任何症狀產生,只能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測出來。

閱讀更多 »
散步能降血糖解脹氣

散步就能降血糖、解脹氣?飯後應該走幾步?哪些人應該避免激烈運動?

吃完飯做什麼事最能幫助消化?過去有研究發現,進食後輕度運動如散步能夠幫助血糖平穩、減少脹氣,還能幫助改善睡眠、促進心臟健康。不過,在錯誤的時間激烈過度的運動,可能造成反效果,導致消化不良、胃痛等等。究竟應該如何運動散步,才能達到最好的健康效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