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22

Omicron危害比想像中大! 《自然》警告:輕症也會出現「慢性腦損傷」

Omicron危害比想像中大! 《自然》警告:輕症也會出現「慢性腦損傷」

雖然Omicron確診比例以輕症居多,不過,感染後引發的腦部神經後遺症,仍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已有相關研究指出,感染COVID-19會引起腦部發炎與慢性缺氧現象,而且並不發生於重症個案,即使是輕症患者都可能深受其害。《自然》(Nature)近期刊載的報告則表示,就算只是「輕微腦部缺氧」,就足以造成局部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和能量衰退。

閱讀更多 »
抽筋、虛弱、心律不整都是缺鎂徵兆?更易中風、高血壓?6類食物可補鎂

抽筋、虛弱、心律不整都是缺鎂徵兆? 更易中風、高血壓? 6類食物可補鎂

鎂不只是骨骼的主要成份,對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很重要,更擔負調節生理機能,以及組成肌肉酵素等作用。人體大部份的鎂儲存於骨骼之中,鎂也是骨骼硬度的來源之一,並參與肝臟內進行的維生素D合成。大抵而言,人體需要足夠的鎂幫助血管放鬆、產生能量及促使骨骼發育。

閱讀更多 »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脖子腫要當心!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超過3,000人,當中不少為2、30歲年輕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淋巴瘤不易早期發現,約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第3-4期。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最主要症狀為淋巴腺腫大,特別明顯會出現在腹股溝部位。有些人則以發燒來表現,且往往不是高燒而是低燒,容易在傍晚之後開始出現症狀。

閱讀更多 »
美研究證實:少喝水恐讓「心臟衰竭」風險增39%  「吃太鹹」反而影響較小?

少喝水恐增「心臟衰竭」39%?研究:與血壓升高有關

心臟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為所有心臟疾病惡化的最終結果。若無妥善治療,嚴重者恐需進行換心手術、甚至面臨死亡。《歐洲心臟病協會》近期刊載的研究更指出,平時若無養成喝水的習慣,罹患心臟衰竭的機率將驟升39%。美國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NHLBI)分析11,000餘名45-66歲受試者的血液數據,並進行為期25年的追蹤調查後,研究團隊發現,受試者的「血清鈉」(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濃度會隨著體液下降而逐步上升,且濃度容易超過正常數值──每公升135-146毫莫爾(mmol/L)。

閱讀更多 »
久坐不動讓關節「未老先衰」?  健身教練曝保養祕訣:3訓練搭配「擦的葡萄糖胺」更有效

久坐不動讓關節「未老先衰」? 健身教練曝保養祕訣:3訓練搭配「擦的葡萄糖胺」更有效

現代人上班坐辦公椅、回家坐沙發椅,肌肉量快速流失;訓練時又只重視馬甲線、人魚線,往往容易忽略「下肢鍛鍊」的重要性。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健身教練胡孝新表示,人體約有70%的肌肉量集中在下半身,因此鍛鍊下肢遠比想像重要。不過,正因為下半身缺乏鍛鍊,在訓練過程中將造成一定程度的「關節磨損」。若訓練時稍有不慎,恐怕將對下肢造成永久性損害。

閱讀更多 »
健保給付要等730天!年輕癌友盼望:成立多元支持基金補助新藥

健保給付須等730日,年輕癌友吐心聲:盼成立多元支持基金補助新藥

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6年,癌症病患5年相對存活率也從40.7%提升至59.7%。雖然台灣健保制度享譽全球,但健保給付生效時間過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等情況,致使許多癌友必須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治療病人時,即便有相對應的治療武器,卻因健保未給付、病人難以自費而無法使用。近年來癌症治療的新藥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

閱讀更多 »
怕篩檢晚期大腸癌人數升高?幾歲要做大腸鏡檢查?看見3症狀快就醫

怕篩檢晚期大腸癌人數升高? 幾歲要做大腸鏡檢查? 看見3症狀快就醫

大腸直腸癌持續為國人十大癌症首位,每年確診人數高達約1.7萬人,如果確診為大腸癌務必接受完整治療,避免腫瘤「原地復發」。一名57歲金門女性,發現第三期大腸癌之後雖有手術,卻因為擔心疫情而未繼續接受化療,僅9個月後腫瘤復發,從會陰、肛門處滲出大量血膿、分泌物,每天必須換2-3次尿布,最後回到門診時已惡化為第4期轉移性大腸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