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22

韓國梨泰院踩踏釀「百人死亡」!  名醫教1招自保:向「牛仔」取經

梨泰院人群踩踏釀「百人死亡」! 名醫:遇大量人流用「1招」自保

韓國萬聖節不平靜!昨日(31日)早晨韓國首爾「梨泰院」地區驚傳人群踩踏事件,據報導已至少有151人死亡、80人以上輕重傷。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南韓梨泰院萬聖節遊行為韓國新冠疫情以來第一個大型節慶,壓抑已久的十萬人潮上街卻不幸釀成悲劇。

閱讀更多 »
長新冠又有新症狀? 重症醫示警:「躺平後起身」易頭暈、心悸、冒冷汗

長新冠又有新症狀? 重症醫示警:「躺平後起身」易頭暈、心悸、冒冷汗

確診新冠後引起之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不僅容易造成疲倦、腦霧、嗅味覺喪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甚至有罹患「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的風險?根據荷蘭研究團隊發布於《MDPI》的論文,長新冠患者從仰臥姿勢直立後,出現POTS症狀者為100%。

閱讀更多 »
心血管疾病元凶! 「高鉀血症」嚴重恐奪命?  醫呼籲:10種食物別再吃

服心血管藥、器官異常風險高! 「高鉀血症」嚴重恐奪命? 醫呼籲:10種食物別再吃

「心血管疾病」為一廣義術語,用於描述多種疾病,如冠心病、心臟衰竭、中風、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而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糖尿病、缺乏運動和肥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常見因素。然而,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過高,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
什麼是「高敏感人格」? 心理師「1概念」釐清:用對地方像獲得「超能力」

什麼是「高敏感人格」? 心理師「1概念」釐清:用對地方像獲得「超能力」

近期社群對於「高敏感人格」(HSP)的討論熱烈,不少民眾對於該人格呈現的特質有所共鳴。新竹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現任覓汨心理治療所心理師林肇賢臨床心理師指出,事實上高敏感人格並非嶄新的概念,早在1940年,德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Jürgen Eysenck)已簡單地將人類的性格分為「內向人格」與「外向人格」,其中內向人格即有諸多特質與高敏感人格類似。

閱讀更多 »
鬍子越刮「長越快」?  醫闢謠:只是錯覺! 早晚刮、換刀刮都沒差

鬍子越刮「長越快」? 醫闢謠:只是錯覺! 早晚刮、換刀刮都沒差

不少男性為求外觀乾淨整潔,養成每日刮鬍子的習慣,但往往一刮除後隔天隨即長出鬍渣,令人不勝其擾。衛福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接受專訪表示,男性歷經青春期後,體內雄性激素迅速攀升,使得鬍鬚的生長速度增快。大致而言,種族、基因以及雄激素受體對毛囊的反應,仍是決定鬍鬚生長的關鍵要素。

閱讀更多 »
林凱信教授表示細胞是珍貴的健康資產,在儲存細胞的過程中包含取樣、檢測、分離、凍存、運輸到確保臨床使用時的安全性及療效等,都需要有完整而嚴密的環節。所以選擇細胞庫,需要從實驗室的實力背景、細胞製成的標準化、細胞品質的管理系統,甚至要擁有醫療與實驗室專家支持,同時更需符合衛福部國家級 GTP 細胞保存庫的條件。

防大病、抗衰老超前部署!專家:幹細胞儲存須符合國家標準

幹細胞可以取代人體持續老化的細胞,同時能修復細胞組織損傷,所以,儲存自己年輕健康的幹細胞,在需要時回輸在自己身上有助於對抗衰老、調節免疫甚至治療疾病,是當前最受科學注目的尖端醫療技術之一。林凱信教授表示「細胞是珍貴的健康資產,在儲存細胞的過程中包含取樣、檢測、分離、凍存、運輸到確保臨床使用時的安全性及療效等,都需要有完整而嚴密的環節。所以選擇細胞庫,需要從實驗室的實力背景、細胞製成的標準化、細胞品質的管理系統,甚至要擁有醫療與實驗室專家支持,同時更需符合衛福部國家級 GTP 細胞保存庫的條件。」

閱讀更多 »
不喝水、憋尿超傷身!  醫揭「過動性膀胱」後果:上廁所容易「射不準」

不喝水、憋尿超傷身! 醫揭「過動性膀胱」後果:比血尿更慘

上班族、學生因公務繁忙時常憋尿,恐怕將對泌尿道造成嚴重影響?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憋尿對男女性的影響不一;大抵而言,長期憋尿容易使「逼尿肌」處於緊繃狀態,久而久之恐造成逼尿肌肥大而失去彈性、初期變得敏感而導致「過動性膀胱」,長期會導致膀胱如同鼓脹的氣球呈現彈性疲乏,最後致使排尿功能變差。

閱讀更多 »
每天喝「柳橙汁」可防癡呆?  醫澄清:除非做到「6件事」 否則效果有限

每天喝「柳橙汁」可防癡呆? 醫澄清:除非做到「6件事」 否則效果有限

據報導稱,每天飲用一杯「柳橙汁」,與罹患失智症機率顯著降低有關。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尤世杰醫師接受專訪指出,該研究由哈佛大學於2018年發表於《Neurology》期刊,針對50歲以上族群進行為期20年的問卷調查,發現每天喝柳橙汁或常攝取蔬果者,失智風險明顯降低25-47%。

閱讀更多 »
倫敦大學研究:每天睡不到5小時  死亡風險恐增25%

倫敦大學研究:每天睡不到5小時 死亡風險恐增25%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縮短是正常的?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指出 ,50歲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被診斷出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0%。這群睡不到5小時的人,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相比,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更要高出40%。

閱讀更多 »
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加速水晶體混濁、硬化的速度,使得越來越多人患有早發性白內障。人體眼睛構造中有睫狀肌,能夠依據不同視距調節水晶體以達到對焦的功能。為了補足不同視距間的模糊視力,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模擬睫狀肌的功能,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基礎上做延伸焦段,帶給患者最近視距33~40公分及中、遠距離的良好視力

白內障「霧」了生活? 正確選擇人工水晶體 老花、散光一次解決

患者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可以在經濟狀況能負擔的情況下,依工作性質、休閒活動來思考自己的用眼需求。舉例來說,焦點型人工水晶體雖帶給患者特定視距清晰視力,但隨著白內障患者年輕化以及手機的普及,患者的視距需求越來越廣泛,即使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供近、中、遠距的清晰視力,但各焦點間的區段會有模糊的狀況。加上低光源環境會有眩光的問題,若是有夜間用眼需求者就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其他較為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閱讀更多 »
痔瘡,又稱痔墊,指位於肛門肌肉附近的血管組織腫脹或發炎,內痔通常無痛,但在排便時會產生鮮紅色的便血。外痔則通常會造成肛門周圍疼痛或腫脹,恐會造成血栓,便會引發「坐立難安」的強烈疼痛。

內外痔忍半年用偏方反惡化!女性痔瘡成「難言之隱」

內痔通常無痛,但在排便時會產生鮮紅色的便血。外痔則通常會造成肛門周圍疼痛或腫脹,恐會造成血栓,便會引發「坐立難安」的強烈疼痛。女性尤其是孕婦族群,因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更容易好發痔瘡,但又因為病徵位置私密,多數的女性深受其擾卻不願就醫,常會等到症狀非常嚴重出血、腫脹疼痛時才求助,反而讓它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得挨刀除痔。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