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剛用完餐又嘴饞? 對抗「假性飢餓」用4招化解:嚼口香糖也有幫助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拿鐵比美式健康? 研究證實:咖啡加牛奶「抗發炎」效果翻倍

拿鐵比美式健康? 研究證實:咖啡加牛奶「抗發炎」效果翻倍

黑咖啡(美式咖啡)是上班族保持專注、提振精神的利器,此前也被眾多研究證實具有健康方面的益處。事實上,添加牛奶的「拿鐵咖啡」,健康益處將比黑咖啡更顯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刊載論文指出,添加牛奶的咖啡品項,或許相較單純的黑咖啡更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出國代購「藥」注意! 保險套、隱眼都有數量限制  超過上限恐挨罰百萬

出國代購「藥」注意! 保險套、隱眼都有數量限制 超過上限恐挨罰百萬

隨著世界各國邊境解封,無論是出國旅遊、經商貿易等都趨於頻繁,也不乏需要攜帶藥品出入境之情況。但是,各國對攜帶藥品入境的管理法規不同,如果國人攜帶自用管制藥品出國,又不符合入境國之規定,即有可能違法受罰。

收假喝咖啡提神沒用! 除非搭配「1行為」 否則只會越喝越累

收假喝咖啡提神沒用! 除非搭配「1行為」 否則只會越喝越累

收假後想來杯咖啡維持精神,效果恐怕比想像地更有限?睡眠不足常被認為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上班族因過度繁忙、喜好日夜顛倒,更可能增加睡眠不足的可能性。美國心理學會(APA)刊載研究指出,咖啡因或許並非為睡眠不足的「救命靈丹」,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可能才是解決之道。

開工憂鬱、注意力不足狀況有解   營養師列「3日菜單」擺脫收假症候群

開工憂鬱、注意力不足狀況有解 營養師列「3日菜單」擺脫收假症候群

年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卻毫無動力上班,甚至出現昏昏欲睡、精神恍惚的情況?當心「收假症候群」影響工作表現!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收假症候群對生理與心理層面皆有影響,常見的表現為憂鬱、易怒、提不起勁、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等等。

喝手搖飲料恐導致男性脫髮! 研究:每週6杯以上就會傷害毛囊

喝手搖飲料恐導致男性脫髮! 研究:每週6杯以上就會傷害毛囊

常喝可樂、手搖杯、果汁等「含糖飲料」,不但容易引起肥胖、慢性病,甚至可能影響男性的毛髮生長?《Nutrients》最新研究指稱,頻繁地飲用含糖飲料,與男性常見的「男性型脫髮」(Male Pattern Hair Loss , MPHL)可能有關,尤其在30歲左右的年輕男性較為常見。

「學音樂」幫助情感表達能力?  陽明交大新研究:大腦神經可塑性真的有差

「學音樂」幫助情感表達能力? 陽明交大新研究:大腦神經可塑性真的有差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坊間普遍的觀念尚無大型研究證據可判斷。不過,學習音樂的確可能改變大腦結構,甚至增加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幫助提升情感表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近期於腦功能學術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發表最新研究結果,證實從腦部神經結構影像發現主修鋼琴與聲樂家的大學生們,大腦中情緒相關區域(如杏仁核)與全腦的連結較多。

過年大吃大喝也會致癌?  肝癌2成風險因「它」而起:每3人就有1人得病

過年大吃大喝也會致癌? 肝癌2成風險因「它」而起:每3人就有1人得病

根據109年癌登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與108年相比,發生人數及發生率皆呈下降趨勢。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也指出,有1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我國主要死因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更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諾羅病毒年前爆發!  吃年夜飯也會感染?  醫:易一人得全家得

諾羅病毒年前爆發! 吃年夜飯也會感染? 醫:易一人得全家得

只用酒精勤洗手不夠!近期諾羅病毒大爆發,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今年(2023)僅1月8日到1月14期間就有接近14萬人因「急性腹瀉就診」,高於2022及2021年同期,也有部份中學傳出因群群感染諾羅病毒集體送醫。疾管署特別提醒,所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手部接觸污染物再碰觸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甚至吸入嘔吐物及排泄物中的飛沫而感染諾羅病毒。

糖尿病全醫師問答(1):低血糖有哪些突發症狀?為什麼糖尿病會洗腎?瘦瘦筆治療原理與劑型

糖尿病全醫師問答(1):低血糖有哪些突發症狀?為什麼糖尿病會洗腎?瘦瘦筆治療原理與劑型

正確及規律用藥,是糖尿病穩定血糖控制的重要根基,近年糖尿病治療藥物進展顯著,除了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治療,也有同時可保護心、腎的藥物發明。此外,同時具有減重效果的「腸泌素」針劑治療,能同時幫助體重控制,也成為許多糖胖症族群的福音。此外,台灣糖尿病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糖尿病人增加,可能與多重因子有關。包括病菌感染(如COVID-19)、飲食改變、生活型態、環境因子及游離輻射。除了40歲起可接受定期健檢,35歲以上的民眾若有家族史,可定期檢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及早瞭解自身的血糖狀況。

人越老越「多愁善感」? 《Nature》研究:老年人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

人越老越「多愁善感」? 《Nature》研究:老年人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

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老」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近期刊載於權威期刊《Nature》之子刊物《Nature Aging》的研究表明,老年族群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如觀看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的「靜息狀態網絡」的調節與恢復將發生改變。

赴東南亞旅遊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赴東南亞旅遊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據報導,一名現年28歲的澳洲女子,8年前前往泰國旅遊時自覺胃痛而返國,原以為僅是輕微胃病,但症狀持續嚴重化,當地的主治醫師也查不出問題,直至去年(2022年)才確定罹患「顎口線蟲病」,此時的她消化系統早已被寄生蟲侵蝕殆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於社群表明,生食「淡水魚」可能讓寄生蟲在全身到處跑,尤其「顎口線蟲」可能導致顎口線蟲病,導致肺部、肝臟、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

38歲就開始尿不出來?  攝護腺肥大跟性功能障礙有關?  攝護腺治療選項一次看

38歲就開始尿不出來? 攝護腺肥大跟性功能障礙有關? 攝護腺治療選項一次看

男性上廁所時開始「滴滴答答」尿尿變慢、尿不乾淨,除了注意攝護腺肥大,也可能是性功能障礙徵兆?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翁竹浩表示,攝護腺肥大與性功能障礙都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發生機率的疾病,容易在男性身上同時發生。

年貨食材怎麼選最新鮮?  營養師揭買魚、買肉、買乾貨必知重點

年貨食材怎麼選最新鮮? 營養師揭買魚、買肉、買乾貨必知重點

年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買辦年貨,如何挑選新鮮、安全的年貨,才能煮出美味又健康的年菜。張語希營養師表示,在年前採買生鮮類食材,包括魚、蝦、肉時,都要注意色澤及油脂分佈。而許多人買來送禮、製作羹湯的乾貨,也有需要注意外型、顏色及氣味。

隱型眼鏡「日拋當周拋用」?  醫師:錯誤配戴當心角膜細胞壞死!

隱型眼鏡「日拋當周拋用」? 醫師:錯誤配戴當心角膜細胞壞死!

進入秋冬空氣乾冷,加上塵爆、空污等環境變化,配戴隱型眼鏡更要當心損傷角膜?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眼科主任莊雅媜醫師表示,隱型眼鏡的舒適度來自於鏡片含水量,當長期接觸冷空氣或室內暖氣影響,眼表水份加速散失、隱型眼鏡鏡片含水度下降,就容易增加配戴時的異物感,引發眼睛不舒服、刺痛、發紅、流淚,導致隱型眼鏡「戴不久」的現象。

過完年不敢看體重計! 營養師籲避開「10大高熱量食物」:年菜、點心、飲料全中標

過完年不敢看體重計! 營養師籲避開「10大高熱量食物」:年菜、點心、飲料全中標

過年本為可以好好放鬆、與人團聚的快樂時刻,但對於減重者或體重管理者而言,從跨年聚會吃到過年圍爐,看到體重數字飆升可說是「一大惡夢」。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不管是年夜菜、團圓飯,或是過年期間民眾常吃的零嘴點心,都含有極高的熱量,若攝取過量確實對減重相當不利。

不只打球碰撞傷膝蓋!  膝蓋受傷後能重訓嗎?  打PRP能加快恢復運動?

不只打球碰撞傷膝蓋! 膝蓋受傷後能重訓嗎? 打PRP能加快恢復運動?

膝關節由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與腓骨、跟前方的髕骨構成,不只是承擔負重功能,更是人體進行運動時活動頻率最高的關節之一。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指出,國人最常見的膝蓋運動傷害,以運動中強力拉扯、發生碰撞,造成肌肉拉傷、挫傷為主,表現多為組織腫脹合併疼痛。非碰撞類運動如慢跑或自行車等個人運動,則因反覆動作累積成運動傷害,可能引起髕骨肌腱炎、韌帶慢性發炎等。

只靠葉黃素不夠!  營養師揭低頭族必吃「15大護眼食物」:香菜、地瓜葉都上榜

只靠葉黃素不夠! 營養師揭低頭族必吃「15大護眼食物」:香菜、地瓜葉都上榜

年末忙著替各式報告、專案結案,假日又只把追劇當消遣,甚至年假也只準備待在家滑手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民眾,上班族平時就有工時過常的問題,若假期期間仍繼續採取緊盯螢幕的行為,如滑手機、追劇、觀看過年特別節目等等,恐怕將使眼部的「Loading」過重,引發「乾眼症」的風險。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50%以上無症狀?  醫:善用CGM助血糖控制達標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50%以上無症狀? 醫:善用CGM助血糖控制達標

糖尿病族群不只要注意血糖過高,「低血糖」更是不容輕忽。嚴重長期的低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增加、認知功能受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約有3成服用傳統口服藥的第2型糖尿病人曾發生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事件不但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也會影響病人用藥治療的遵從性,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

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台灣透析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大國」,而腎臟健康與三高控制息息相關,其中又以糖尿病族群的血糖控制最為密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洗腎病在透析前一年罹患的疾病中,糖尿病比例高達47%。大型研究更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現腎功能指數如肌酸酐(Creatinine)異常時腎功能只剩下30%,顯示糖尿病族群及早照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暴食變胖又嗜睡  竟是「季節性憂鬱」上身?  醫揭3招助身心恢復穩定

暴食變胖又嗜睡 竟是「季節性憂鬱」上身? 醫揭3招助身心恢復穩定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開始出現嗜睡、暴飲暴食,當心是「季節性情感疾患」徵兆?捷思身心醫學診所李旻珊醫師指出,一名30多歲女性OL原本就有季節性憂鬱傾向,近期因面臨父親過世的壓力事件,情緒狀況每況愈下,開始發生長時間嗜睡無法起身工作、暴飲暴食及體重增加等問題,連帶影響工作表現與人際關係,甚至假日也不願意與男友、朋友出門。經過增加日照、規律每周(3次)運動150分鐘,以及就醫調整藥物,2-3個月後才回歸穩定。

還不能對疫情掉以輕心!  醫曝長新冠導致「3器官」老化:多次確診老化速度越快

還不能對疫情掉以輕心! 醫曝長新冠導致「3器官」老化:多次確診老化速度越快

即使距離新冠病毒問世已屆滿3年,對於新冠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ivd)的研究仍方興未艾。除了大眾熟知的腦霧、嚴重咳嗽、失眠等後遺症,目前科學家更直指病毒對多器官的影響,恐怕為「不可逆」!權威期刊《Nature》指出,長新冠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多器官老化」的跡象。

再不旅遊就等死? 研究:旅行里程未達「這數字」  對健康恐有負面影響

再不旅遊就等死? 研究:旅行里程未達「這數字」 對健康恐有負面影響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長達10天的春假該如何規劃?安排「旅行」或許對於整體健康而言,有意想不到的益處!《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近期刊載研究表明,經常在外旅行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較佳,即使一個人隻身前往異地旅行,對心理與生理的好處也很明顯。

「男男」性行為容易長痔瘡?  痔瘡、瘻管差很大?  醫:1種人最適合開刀

「男男」性行為容易長痔瘡? 痔瘡、瘻管差很大? 醫:1種人最適合開刀

男男族群喜歡從「後面來」,不只要當心「菊花殘,滿地傷」,還可能會增加痔瘡風險?琳安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表示,目前對於痔瘡的看法較普遍的是「痔瘡軟墊學說」,危險因子主要與體質有關,可能增加腹內壓的生活習慣如纖維攝取過少、久坐久站、排便過度用力也可能增加痔瘡機率。盧延榕醫師指出,從文獻統計來看,肛交並不會增加痔瘡發生率。但是如果本身有痔瘡且處於急性發作期,肛交可能造成痔瘡出血與疼痛加劇。另一種與肛交關係密切的大腸直腸外科疾病是「肛裂」,多因肛門括約肌太緊、嚴重便秘、大便乾硬造成。男同志或進行肛交者在肛交時要當心引發肛裂加劇。

從跨年吃到過年好難「瘦」?   營養師教5重點:尾牙放心吃不怕「胖出新寬度」

從跨年吃到過年好難「瘦」? 營養師教5重點:尾牙放心吃不怕「胖出新寬度」

自陽曆跨年至農曆過年期間,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聚餐」的旺季。無論是公司主辦的盛大尾牙宴,亦或三五朋友的年終小聚,若一攤接一攤吃個不停,體重計上的數字很容易開始「爆走」;也有不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民眾,容易為此感到焦慮。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吃少一點?

過年返鄉前必看! 「次世代疫苗」該打完再回家嗎? 現有追加劑種類有哪些?

過年返鄉前必看! 「次世代疫苗」該打完再回家嗎? 現有追加劑種類有哪些?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前夕、中國官方宣布解封,再加上Omicron亞變種「XBB.1.5」來勢洶洶,目前已為當地主要流行病毒株。不少民眾擔憂國內疫情因此加重,導致病毒傳播鏈持續擴大。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過年前有4大族群應盡快施打疫苗:家中有長者或高風險族群、尚未接種追加劑者、曾感染確診已康復滿3個月者、春節前有親友從國外返台者。

「看A片」影響夫妻關係?  研究:恐為「不性福」徵兆! 專家揭偷看被抓包下場

「看A片」影響夫妻關係? 研究:恐為「不性福」徵兆! 專家揭偷看被抓包下場

若近期發現另一半接觸過多的「色情內容」,或許要注意伴侶關係已經出現變化?近期發表於《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研究指稱,色情內容的過度使用,與浪漫關係的穩定度呈現「負相關」;意即觀看過多的色情片、色情視訊,可能已經預示情侶或夫妻關係的惡化。

一過年就瘋狂腹瀉、便祕!  檢查卻發現無異樣?  醫嘆:「這疾病」有投藥也難治

一過年就瘋狂腹瀉、便祕! 檢查卻發現無異樣? 醫嘆:「這疾病」有投藥也難治

逢年過節親友團聚、闔家歡樂,總免不了大魚大肉相伴。此時正是民眾最容易飲食過量的時機。若再加上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更可能引起腸胃負擔。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提醒,若有「功能性腸胃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病史者,過年期間應避免暴飲暴食,否則可能導致症狀發作。

冬季空汙、乾空氣是「肌膚殺手」!  醫揭保養「3大NG行為」:用「肥皂」洗澡超傷肌膚

冬季空汙、乾空氣是「肌膚殺手」! 醫揭保養「3大NG行為」:用「肥皂」洗澡超傷肌膚

不少愛美人士或女性,深怕冬天的空汙與乾燥空氣影響肌膚的健康程度,讓平時的保養工作更加窒礙難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接受專訪表示,冬季的肌膚保養原則,需多加重視「保濕」的重要性;並避免任何使膚況惡化的「NG行為」。

不只曬黑還會曬老! 冬天紫外線比夏天更恐怖? 皮膚科醫示警:在室內也逃不掉

不只曬黑還會曬老! 冬天紫外線比夏天更恐怖? 皮膚科醫示警:在室內也逃不掉

即使冬天太陽鮮少露臉,若不主動採取防曬,仍會面臨「皮膚老化」的危機?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接受專訪說明,能穿透大氣層並對人體造成影響的紫外線光「UVA」、「UVB」,前者佔約95%的紫外線輻射量,能夠穿透雲霧、水氣,甚至抵達室內環境。

全球疫情霸主換人當? 學者分析「XBB.1.5」崛起原因:連疫苗都對它沒轍

全球疫情霸主換人當? 學者分析「XBB.1.5」崛起原因:連疫苗都對它沒轍

主宰全球疫情的病毒即將易主?數週以來,科學家持續在觀察Omicron變體在世界各地的主導地位,其中亞變體BQ(BQ.1、BQ.1.1)被認為排擠所有其他變體,看似略有領銜優勢。不過,去年(2022年)12月30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數據卻顯示,「XBB.1.5」病毒挾帶黑馬之姿橫空出世,挾帶著免疫逃脫的優勢引起另一波疫情浪潮。

冬天流失電解質更快!只喝水無法改善酸鹼不平衡? 營養師推「1飲料」有效吸收

冬天流失電解質更快!只喝水無法改善酸鹼不平衡? 營養師推「1飲料」有效吸收

運動飲料只能在運動後飲用嗎?其實冬天更應該透過運動飲料,補足身體缺失的水分?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縱然秋冬天氣寒冷、民眾運動量顯著減少,但這並不代表身體的水分沒有流失。以成年人來看,每天因流汗、呼吸、代謝而流失的水分就高達2.5公升,往往可能高過成人一天的飲水量。

小小一顆痛到爆!  急性血栓性外痔該開刀?  醫:1症狀千萬別亂擦藥

小小一顆痛到爆! 急性血栓性外痔該開刀? 醫:1症狀千萬別亂擦藥

痔瘡人人有,疼痛差很多?部份痔瘡雖然「體積」不大,卻可能造成患者劇烈疼痛。琳安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盧延榕說明,這類情形通常是「急性血栓性外痔」發作,由於急性發炎造成血管裡有血栓或血塊阻塞靜脈迴流。病人大多未察覺自己有痔瘡問題,偶然發現一小顆痔瘡硬塊且疼痛難當,甚至會有破裂、出血狀況。

【專家問答集】膽固醇種類與作用?吃太多澱粉也會高膽固醇? 飲食控制有用嗎?

【專家問答集】膽固醇種類與作用?吃太多澱粉也會高膽固醇? 飲食控制有用嗎?

身體血液中的脂肪統稱為「血脂」(plasma lipids),其成份包括中性脂肪、磷脂質、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等。其中,磷脂質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膽固醇是合成膽酸及固醇類荷爾蒙的必需前驅物。一般將脂蛋白依據結構及密度,分為乳糜微粒(chylomicron)、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四類。

確診會讓人「性慾全失」?  研究證實:長新冠「3大症狀」恐導致性冷感

確診會讓人「性慾全失」? 研究證實:長新冠「3大症狀」恐導致性冷感

確診後滿心期待與另一半相聚,想要享受「魚水之歡」的當下,卻發現自己突然「不想要」。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嗎?權威期刊《Nature》子刊物《Nature Medicine》指稱,除了疲倦、腦霧、失眠、嗅味覺改變等常見後遺症外,「長新冠」也可能導致性慾低落、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抗癌輔助新希望 iNKT細胞免疫療法

抗癌輔助新希望 iNKT細胞免疫療法

人體中發現了一種攻擊能力更強的殺傷細胞,恆定自然殺手 T 細胞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iNKT),它結合T細胞和NK細胞優點,兼具免疫調節和毒殺性,同時擁有抗癌免疫力與抑癌效果,台大血液腫瘤科林凱信名譽教授表示「iNKT細胞數量雖稀少,卻擁有強大力量,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容易分心、暴飲暴食是手機害的?  專家:你只是在逃避現實!  4招改善專注力

容易分心、暴飲暴食是手機害的? 專家:你只是在逃避現實! 4招改善專注力

你今天過得健康嗎?如果你今天過得不健康,你覺得是誰害的?人們通常會怪罪是手機讓我們分心,浪費時間追劇看影片;我們會怪罪是鹹酥雞老闆營業到太晚,讓我們在宵夜時找得到東西吃;我們會怪罪企業主太無良,安排太多工作量,讓員工下班精疲力盡沒體力去運動。

癌症治療新契機? 專家驚曝:1療法有望將癌症變成「慢性病」

癌症治療新契機? 專家驚曝:1療法有望將癌症變成「慢性病」

今年2022年,衛福部公布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的首位。許多人仍處於對癌症的恐懼中,一旦得醫生宣告,常不知所措、怨天尤人,為什麼是我?其實癌症並不一定是絕症,尤其近幾年來免疫治療出現之後,讓癌症成為一種「可控制之慢性病」,變為可能。

不用再天天跑健身房? 專家:生活加入「6習慣」 也能達成無痛減肥

不用再天天跑健身房? 專家:生活加入「6習慣」 也能達成無痛減肥

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體重控制卻仍不見起色?根據諸多研究顯示,或許不需要繁複的訓練過程或運動,也可以讓體重有效下降。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內科專任醫師Howard E. LeWine表示,民眾目前若遭逢減重困難,可以改變以下6種飲食習慣,達到減重的目的。

養寵物讓大腦「變聰明」?  研究揭飼主變化:「語言記憶」能力竟增加

養寵物讓大腦「變聰明」? 研究揭飼主變化:「語言記憶」能力竟增加

不少人經由養寵物得到心靈的慰藉,而經常摸「毛小孩」也被視為療癒身心的一種方式。事實上經由科學證實,養寵物確實對人類的大腦有正向的益處!《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研究表明,飼養動物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失智風險,甚至表現出更好的認知能力。

糖尿病40歲以下變多?  愈年輕控制愈不佳?  專家:3數字務必達標

糖尿病40歲以下變多? 愈年輕控制愈不佳? 專家:3數字務必達標

台灣以美食文化享譽國際,手搖飲、鹹酥雞、珍珠奶茶廣受海內外歡迎。與此同時,台灣糖尿病每年新診斷人數已突破16萬,超出一年新生兒總數。《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顯示,糖尿病好發年齡層以40到64歲為大宗,比例高達59%。其次為65-74歲佔18-19%。從發生率來看,40歲以上相對穩定,而20到39歲的糖尿病發生數持續增加,顯示糖尿病年輕化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五十肩會自己好? 女性患病率更高? 醫呼籲:發生「不舉」時快就醫

五十肩會自己好? 女性患病率更高? 醫呼籲:發生「不舉」時快就醫

「五十肩」是常見的肩膀疼痛疾病,好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族群,這也是五十肩之名的由來。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指出,五十肩又名冰凍肩,全名為「沾黏性關節囊炎」,肇因於肩膀的「盂肱關節」因不明原因出現發炎與纖維化,典型症狀為肩膀疼痛伴隨關節活動度顯著減少。

甜湯熱量不輸半糖珍奶? 營養師揭最肥品項:加完料等於「吃進一餐」

甜湯熱量不輸半糖珍奶? 營養師揭最肥品項:加完料等於「吃進一餐」

時至冬季,特定喜愛吃甜食的民眾,會透過喝熱甜湯暖暖身。不過,正如同夏天喝手搖飲料一般,甜湯的高熱量仍會造成身體「甜蜜的負擔」。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民眾,甜湯添加許多精製糖,也可能會利用澱粉勾芡、製造出濃愁的口感,熱量實是不輸給一杯半糖珍奶(約400-700大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癌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榜單,民眾往往聞癌色變;其中「肝癌」更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C型肝炎,B肝帶原者若持續性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民眾若「只知保養,卻不知要追蹤」,當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放假永遠嫌不夠長? 專家授3招延長「體感時間」: 先從停止追劇開始

放假永遠嫌不夠長? 專家授3招延長「體感時間」: 先從停止追劇開始

為何每次連假狂歡過後,總覺得「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埋首工作時卻有著「度秒如年」的感受?種種現象可能與特定的心理效應有關!《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刊載研究指稱,造成人們對時間有認知差異的原因,與「預期效應」和「負面情緒」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