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杯牛奶竟有抗癌效果? 研究:有望降17%女性大腸癌風險
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杯牛奶的鈣質(約300毫克),可降低女性大腸癌風險17%。英、美聯合研究觀察542,778名女性,發現鈣質與乳製品能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可能透過減少腸道有害物質影響及保護腸黏膜發揮作用。同時,紅肉、加工肉和酒精攝取過多則提高癌症風險。專家建議乳糖不耐症者可透過深綠葉蔬菜、豆製品等補鈣,進一步強調多元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杯牛奶的鈣質(約300毫克),可降低女性大腸癌風險17%。英、美聯合研究觀察542,778名女性,發現鈣質與乳製品能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可能透過減少腸道有害物質影響及保護腸黏膜發揮作用。同時,紅肉、加工肉和酒精攝取過多則提高癌症風險。專家建議乳糖不耐症者可透過深綠葉蔬菜、豆製品等補鈣,進一步強調多元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電影《周處除三害》於去(2023)年10月上映,近日重新上架串流平台,引發討論熱潮;更在中國斬獲亮眼的票房成績。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表示,該劇以主角被診斷出「肺癌」作為除三害的開端;事實上防治肺癌也需要在飲食方面除掉以下「三害」,以免後患無窮。
近日適逢中秋佳節前夕,除了賞月、吃月餅、品文旦之外,烤肉更可說是「全民運動」。但美味可口的烤肉不只影響空氣品質,更潛藏「致癌」的危機。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研究證實燒烤紅肉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呼籲民眾少吃紅肉與烤焦食材,遠離腸癌危機。
余天之女余苑綺於昨日(21日)不敵直腸癌逝世。事實上,大腸直腸癌長年為「十大癌症」排名之首,每年有超過1萬人以上罹癌、過半數者因罹癌死亡。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大腸癌早期無特定症狀,最可靠辦法仍是透過「大腸癌篩檢」揪出及早癌細胞並加以治療。大腸癌早期並無特定徵兆可循,出現哪些症狀應就醫?根據國健署資料,臨床統計大腸癌患者較常發生的症狀為血便、大便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另外,若大便變細變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腹部觸摸到腫塊等等,可尋求專科醫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