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

胃食道逆流竟是子宮肌瘤壓迫?  婦科名醫曝:有這體質少吃中西藥、蜂王乳

胃食道逆流竟是子宮肌瘤壓迫? 婦科名醫曝:有這體質少吃中西藥、蜂王乳

子宮肌瘤長太大,有可能變癌症嗎?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成因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動情激素)受體有關,青春期前不會發生,九成病人是介於30-50歲間。停經後的子宮肌瘤尤其要注意可能與癌症有關,不過大致而言,子宮肌瘤演變為癌症的機率僅約0.02%。

閱讀更多 »
毒物專家提醒民眾寶特瓶勿重複使用

喝瓶裝水讓男生「長不大」、女生性早熟? 毒物專家:寶特瓶勿重複使用!

寶特瓶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期有網路流言傳出,飲用寶特瓶飲料會同時喝下大量塑膠微粒,食藥署甚至因此發文澄清。另外,長期購買飲用寶特瓶裝飲料,是否也會接觸到過量塑化劑,也是民眾常見的食安擔憂。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接受專訪表示,目前常見的塑膠製品大致上分為2種,分別為「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1號塑膠)與「PVC」(聚氯乙烯,3號塑膠)。PET常用於寶特瓶產品中,可耐熱範圍較廣,除非經過重複使用、腐蝕、過度加熱或處於高溫環境,否則並不會輕易釋放塑膠微粒。

閱讀更多 »
醫師提醒3類食物別用塑膠裝防止塑化劑滲出

漢堡含「塑化劑」? 微波食品和手套也危險? 醫師提醒「3類食物」別用塑膠裝

洪東榮醫師表示,相關研究中食物中被檢驗出塑化劑,有80%來自於「塑膠手套」。兒童、青少年階段開始接觸大量塑化劑,的確可能影響到性荷爾蒙,造成內分泌失調。以女性來說,會使月事提早來臨、造成性早熟、第二性徵發育過度;男性則可能使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罹患女乳症。市面上販售的微波食品,包裝上含有一層塑膠薄膜,經過微波爐加熱後容易變質。若有加熱食物需求,自行準備餐盒裝填會更為健康。

閱讀更多 »
外食塑化劑高連外包裝也有毒

哪種外食「塑化劑」最高? 喬治華盛頓大學警告少吃「漢堡肉」 連外包裝也有毒?

「塑化劑」問題被批露以來,雖然帶動食安問題意識,然而塑料製品無所不在,是否仍可能經由食物或各種方式進入人體,累積到一定劑量之後形成健康風險?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近期的研究即表明,不僅食品本身可能含有劑量不一的塑化劑成分,工廠中的生產鏈、以及食物外包裝的塑料成分,也可能滲入食物當中,造成嚴重汙染。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