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

寒流晨跑超傷心血管? 國健署示警跑者:2時段出門最危險

寒流清晨運動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國健署吳昭軍署長提醒跑者,冬季運動應避免「清晨」和「傍晚」這兩個溫度最低的時段。國健署建議遵守「身體保暖、充足熱身、補充水分、調整時間」4大原則,並呼籲三高族群、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警覺,運動時結伴同行以相互關照。此外,從寒冷戶外進入室內後應逐步回暖,避免因溫差過大引發血管擴張及相關健康風險。

閱讀更多 »
沒熱身就運動,關節恐提早「芭比Q」!健身前後如何保養關節才正確?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關節囊會有滑囊液,足夠的關節活動可幫助滑囊液分泌,增加關節潤滑度。合適的重量及衝擊能刺激關節軟骨以提高骨密度,但如果負重過大或角度太過偏差,就容易擠壓關節甚至造成關節受傷。不熟悉訓練動作時,建議尋求健身教練指導以避免關節磨損。

沒熱身就運動,關節恐提早「芭比Q」!健身前後如何保養關節才正確?

降低肌肉、關節在運動時受傷的機率,首要就是運動前進行動態熱身,讓身體肌肉「變熱」。另外,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關節囊會有滑囊液,足夠的關節活動可幫助滑囊液分泌,增加關節潤滑度。平時可以熱敷關節周圍,幫助肌肉與血液代謝循環,或是擦的葡萄糖胺凝膠使用溫感類型;運動後則適合用冰敷幫助消炎、鎮痛,這時涼感擦的葡萄糖胺就比較合適。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