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阻塞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得過「皮蛇」更容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長期心臟病風險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閱讀更多 »
天冷泡湯差點沒命? 吃鍋等於「虐待心臟」? 醫師籲入冬前做好「3大準備」

天冷泡湯差點沒命? 吃鍋等於「虐待心臟」? 醫師籲入冬前做好「3大準備」

天氣逐漸轉涼,不少民眾在年末時齊聚各大餐廳慶祝,其中火鍋更是許多台灣人的心頭好。亞東紀念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兼心臟血管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杜宗明醫師於受訪時指出,大啖火鍋美食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實是「一大地雷」,病人如何在享用美食與保持健康取得平衡,將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閱讀更多 »
年輕族群「出血性中風」變多?  醫師點名「這疾病」是隱藏殺手

年輕族群「出血性中風」變多? 醫師點名「這疾病」是隱藏殺手

天氣炎熱也可能引發中風?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嚴寶勝醫師受訪指出,中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出血性中風,一種為梗塞性(缺血性)中風,夏天時因天氣熱、水分吸收少而流汗增加,容易使血液變得較為黏稠而導致梗塞性中風。如果又有抽菸、喝酒、習慣吃高鹽食物,更會增加中風危險。

閱讀更多 »
疫情期間「三高」控制莫疏忽!  國健署: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三高影響腦部、心臟、腎臟 嚴重恐「器官衰竭」? 理想範圍勿超過「這數字」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閱讀更多 »
心血管不佳恐影響全身器官!  「6措施」助促進血液循環

心血管不佳恐影響全身器官! 「6措施」助促進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不佳者要注意!根據過往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將造成身體各處的「內皮細胞」失能,導致微血管劇烈收縮、甚至阻塞,無論肺部、心臟、腎臟等器官的內皮組織,都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損害。根據相關研究,以下6種措施能夠顯著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將氧氣與營養送至細胞中並帶走多餘廢物。

閱讀更多 »
有吃威而鋼還是「硬不起來」?  泌尿科醫師揭6大NG行為

有吃威而鋼還是「硬不起來」? 泌尿科醫師揭6大NG行為

男性在服用威而鋼後,大多期待在床上能「大展雄風」,為何實際上陣時小兄弟仍舊「垂頭喪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服用威而鋼仍無法正常勃起,不見得與藥物劑量有關,而可能是使用方法錯誤所致。提醒男性在服用威而鋼前,應避免以下6種行為。

閱讀更多 »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醫師:有2大危險因子快檢查

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極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寒冷,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破裂,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心肌梗塞發作;尤其是在寒流來襲、天氣回溫時,血管劇烈收縮、擴張,心臟的耗氧量增加,血流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會增加。此外,陳玠宇醫師強調,心肌梗塞並非只好發於冬季,在夏天發生的比率也不少見。夏季發生心肌梗塞,主要成因為過度流汗導致脫水、血液變得黏稠,導致患者出現血栓反應,進而誘發心肌梗塞症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