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部外傷」別不當一回事! 研究示警:死亡風險高3倍 還可能引起癡呆、中風
先前有頭部外傷病史,可能導致預期壽命的減少?刊載於權威醫學期刊《JAMA Neurology》的研究顯示,若因碰撞、意外跌倒或運動等因素導致的頭部傷害,恐怕將影響全因死亡率;曾受過頭部外傷者的死亡率是未受傷者的近3倍之多。除此之外,頭部外傷者更可能面臨多種腦部疾病的風險。
先前有頭部外傷病史,可能導致預期壽命的減少?刊載於權威醫學期刊《JAMA Neurology》的研究顯示,若因碰撞、意外跌倒或運動等因素導致的頭部傷害,恐怕將影響全因死亡率;曾受過頭部外傷者的死亡率是未受傷者的近3倍之多。除此之外,頭部外傷者更可能面臨多種腦部疾病的風險。
時至年末,不少節日如聖誕節、跨年將連袂登場。若現在正被事業或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在此時與朋友聚一聚、參與社交活動,不失為一項能夠「補充能量」的絕佳做法。《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的研究指出,僅僅只是與親友聚在一起吃喝談天,就能顯著減少壓力、甚至延長壽命。
強烈的「使命感」能夠讓人活得更久?生活過得漫無目的可能需要改變一下生活方式!根據《Preventativ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指出,無論是受到強烈的使命感或微小的目標驅使,可能有助於預期壽命的增加,且該影響無論種族、性別與居住地。
預期壽命的長短與否,其實與手部的「握力大小」息息相關?刊載於《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的最新研究指稱,透過檢驗受試者的手部握力,可以透過3大生物標誌物測驗出預期壽命。握力越小者與3種生物標誌顯示的預期壽命縮短顯著有關。
「要活就要動」是真的!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一個人的行動能力,與「個人健康」和「壽命長短」息息相關。過去的研究指出,長期住院臥床不起的病患,死亡率比起能正常行走的住院患者達6倍之多;步態緩慢的老年人,心血管死亡率也是步態較快者的3倍之高。